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兰赋

秋兰赋

清代 袁枚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袁枚秋兰赋译文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秋林空寂,百草凋衰,似有幽香从林中传来。这香味既像围着衣襟在弥漫,又不时缭绕于鼻端。虽然若断若续地似来自远处,却和悦温馨,沁人心脾,香味独特。我心中很诧异,这是兰花的芳香,但是开得不是时候,难道不知道寒天已到?

袁枚秋兰赋注释

兰: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草兰,又名春兰。一茎一花,花清香。一茎数花者为蕙,俗名蕙兰。又一种开于秋季,亦一茎数花,以产于福建,故称建兰。
萧曼:高远的样子。袭裾:熏染衣襟。
裾(jū):衣服的前襟。
氤氲(yīnyūn):气流动荡弥漫。
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
熏熏(xūn):和悦貌。
陔(gǎi):田埂。
披条数萼(è):分开树条数着花朵。
枨(chéng):触动。
舁(yú):抬。
萧斋:书斋的别称。
虑:忧虑。
党:亲朋相伴。
褰(qiān):撩起,用手提起。
开竟百日:竟然开了百天。
晚景后凋:绽放得迟,凋谢也晚。
含章贞吉:内涵文采,中心纯正。
晞(xī):干。
瓣以敛而寿永:花瓣因收敛而保持时间长。
香以淡而味逸:香气因清淡而长时间有味道。
商飙(biāo):秋风。
损威:减损威力。
增色:增加色彩,更加艳丽。
灵长:延绵长远。
萧瑟:萧条寂寞。
布覆:边布盖满,即充满内心。
容与:安逸自得貌。
析佩表洁:解下玉佩表明高洁。
浴汤孤处:沐浴后孤居幽处。
流思:思绪飞扬。
静风琴:没有风而檐闻的铁片不动。风琴:挂在檐间的铁片,风吹相撞发出声音,也称风铃、铁马。

袁枚秋兰赋赏析

文章先写发现兰花的经过,然后代兰花拟言,写兰花之情操;接着写作者移兰入室、倍加珍爱,衬托兰花品格的高洁;再接着正面讴歌兰花的“晚景后凋,含章贞吉”的品质;最后,以四言诗作结,寄寓作者的感慨。这篇小赋作者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和歌颂,表达了他不同流俗、清高自持的处世思想。此赋以四六言为主,有骈赋之风,但还是文赋的笔法,灵动流畅。
文章从闻到兰的香气写起。“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这股香气在天气寒冷、百花凋谢的远方传来,芳香异常,引起作者的惊异。猜想一定是秋兰发出的香气,于是“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这里作者笔下暗示出两个问题:一是兰不以华美艳冶诱人,而是远居幽深,芳香自溢;二是百草披靡而兰花正香,暗示了兰耐严寒、傲雪霜、坚韧自持的性格特点。这样写既寄寓着作者的思想,又为下文“舁之萧斋,置之明窗”的描写做了铺垫。
作者在寻找兰的时候,果然兰在那里说话了,它大声地喊道:“我在这里。”(“某在斯”)于是作者靠近去看,只见这株秋兰已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它两眼含着泪水,像是有所等待;然而高兴的是采集它的人终于姗姗而至了。这是正面描写秋兰的第一层。作者落笔不俗,将秋兰人格化。兰虽以孤芳傲世,但是毕竟还希望人们闻到它的香气。同时这一描写,又不自觉地流露出作者隐居与出世的矛盾心情。
接着作者把兰抬进自己的书房,以便朝夕相对。又顾虑天气渐冷寒气袭人,于是“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作者在工作百忙之余,也“必褰帘而三嗅”。这层描写充满了诗意,作者对兰不仅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方法,而且又以夸张的笔墨和激情叙写自己对兰的喜爱,以寄托自己对清高处世生活道路的欣赏。
从“谁知朵止七花”开始,作者对兰进行更深层次的描写。它虽然开花不多,但却“开竟百日”,而且凋谢得很晚,始终含美于内而又安祥贞静地迎接着气候的变化。直到很冷的时候,花梗已冻得僵直,但仍坚韧很难被折断;花瓣已冻得收缩,但仍像要开放的样子,而且淡淡地散发着香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秋兰最后留着一朵花儿,挣扎在严寒之中,来安慰半生沦落的人,令之心神感动。因此“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一句,是物情人情的高度统一,也是作者对秋兰最大的歌颂和赞美。
文章最后几句用诗歌的形式结尾,是赋体常用的形式,它起到总括前文的作用。赋的写作特点通常是“体物写志”,因此体物铺叙之后的诗歌结尾,也正是作者点明主题、披露作意的时机。本文“写志”的地方在行文中时有流露,“歌曰”部分更是集中表现,作者直接提出:兰幽居避世,清高自守,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道路。
这篇小赋,作者注意字句的工整对仗,音节的轻重协调,内容新颖,融合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这篇赋作者通过赞美兰花不以艳色媚世,徒以幽香怡人的高尚品质及兰花的清幽高洁、凌寒独秀的品性风貌,寄托了作者洁身自爱、超尘脱俗的人格追求及清高自持的处世思想。

诗人袁枚的古诗

绝命词

清代 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所见

清代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雨后步水西亭

清代 袁枚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随园记

清代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柳子厚祠

清代 袁枚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过邺下吊高神武

清代 袁枚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行役杂咏 其四

清代 袁枚

南游过楚江,西征临越甸。当涂想分割,龙津忆征战。

或营酸枣台,或起明光殿。平畛开歌舞,危巘收组练。

亡何岁似流,悲哉日似电。白骨埋中原,朱扃罢华宴。

史册尚流播,山川灭闻见。秦宫无遗瓦,汉苑少残箭。

荒烟废冢倾,衰草流萤遍。黄云自南飞,白日但西暝。

闲寂窘游志,衰飒穷遐眷。慨然至于今,叹者凡几遍。

平生豪横心,虽悟不得遣。

到石梁观瀑布

清代 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夜过瓜洲

清代 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

清代 袁枚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题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行役杂咏 其二

清代 袁枚

看山有所得,日暮聊为文。厌听舟人子,村语徒纷纷。

酝酿非素乐,典坟愤所忻。万谋窘一字,迫如临三军。

再题贾太傅祠

清代 袁枚

一别先生五十年,洛阳年少也华颠。自怜枉受吴公荐,白首重来意惘然。

盘古冢诗

清代 袁枚

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能将莽莽乾坤辟,亦复萧萧邱陇寒。

数典更无前辈在,留坟似与后人看。不将死例当头定,世上纷纷事更难。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清代 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清代 袁枚

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行役杂咏 其三

清代 袁枚

无心推篷看,不意与月近。欣然卧以观,星尽惟斗柄。

始之然肤寒,久乃心肝映。白云如覆被,人面渐贴镜。

万里湛清华,九天涵绿净。狂痴不能还,吾亦见吾性。

赴官秦中

清代 袁枚

六朝云物旧淹留,更向咸阳作壮游。万首诗编秦楚地,半作官领帝王州。

未知两陕谁吾土,孤负三吴说故侯。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

春柳

清代 袁枚

欲诉衷肠万万条,满身香雪未全飘。新丝买得刚三月,旧雨吹来似六朝。

绿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护短长桥。五株一入先生传,不学柔枝乱折腰。

大龙湫之瀑

清代 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观大龙湫作歌

清代 袁枚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条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虽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雷棱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迸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软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夜明帘献九公主,诸天花散维摩肩。

玉尘万斛橘叟赌,明珠九曲桑女穿。到此都难作比拟,岿然独占宇宙奇观偏。

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满面喷寒泉。及至逼近龙湫侧,转复发燥神悠然。

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诠。天台之瀑何狂颠,雁山之瀑何蝉嫣,石门之瀑何喧阗,龙湫之瀑何静妍。

化工事事无复笔,一瀑布耳形万千。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变化如飞仙。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 8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