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江仙·风水洞作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 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译文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习习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平韵格。
风水洞:《诗集》王文诰注引《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沦漪(户衣):《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玉川:唐诗人卢仝(tóng),号玉川子。两腋:.两边胳肢窝。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凭:烦请。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赏析

  上片着重写风水洞中清美的境界。开头两句紧扣题目中“风水”二字落笔,以议论领起全词:“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这是用佛家的眼光观照自然,是对“风水洞”之所以得名的一种诠释。毫无疑问,这是词人接受了佛家宇宙观的一种体现。词人仿佛接触到了“源头活水”由此获得了创作的灵感:“故应为我发新诗。”而后着力写词人在风水洞发现的别具美感的景物:“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这两句扣住了风水洞“流水不竭”、“清风微出”的特点,结合着词人的视觉感受和嗅觉感受,写出了一个藏娇蕴秀、清美绝人的境界,多少也带有“妄意觅桃源”(《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诗)的思想倾向。
  下片自抒所感,并写出出洞后所见。“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这两句是想象,是夸张,实际上表达了对风水洞中“水”的极度赞赏,又很有幽默感。以下转到写出洞归来。“还凭流水送人归”一句,承上转下,点出一个“归”字,而且运用拟人手法,把“流水”以至风水洞都写得富有人情味,词人此行的满足和快乐也就见于言外了。篇末两句承上“归”字,写归途中的景物“层巅余落日,草露已衣。”词人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己到了傍晚时分,词人白天在风水洞逗留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而知了。倘若仔细品味,夕露“沾衣”的话兴许还另有一层深意在。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五首》之三中描写了自得其乐的劳动生活,后半首写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该词在模山范水与纪游之外,还隐隐流露出超脱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
  全词由游览而至生出归田园的意向,结尾处意蕴深厚,既是情绪流程的归宿,也是词人的终生追求。写景、抒情、议论都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方法,该词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了起来,也可以说是词的诗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诗人苏轼的古诗

棕笋

宋代 苏轼

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夜叉剖瘿欲分甘,箨龙藏头敢言美。

愿随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

宋代 苏轼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系闷岂无罗带水,?韩退之云: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割愁还有剑铓山。
?柳子厚云:海上尖峰若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皆岭南诗也。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宋代 苏轼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
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
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宋代 苏轼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送欧阳季默赴阙

宋代 苏轼

先生岂止一怀祖,郎君不减王文度。
膝上几日今白须,令我眼中见此父。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来暮。
霜风凄紧正脱木,颍水清浅可立鹭。
莫辞白酒泻香泉,己觉扁舟掠新渡。
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
郎君可是筦库人,乃使骥騄随蹇步。
置之行矣无足道,贤愚岂在遇不遇。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代 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阮郎归(苏州席上作)

宋代 苏轼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下来。
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攓云篇,并引

宋代 苏轼

物役会有时,星言从高驾。道逢南山云,欻吸如电过。

竟谁逢令之,衮衮从空下。龙移相排拶,凤舞或颓亚。

散为东郊雾,冻作枯树稼。或飞入吾车,偪仄碍肘胯。

抟取置笥中,提携返茅舍。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

云兮汝归山,无逢达官怕。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二

宋代 苏轼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宋代 苏轼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渝州寄王道矩

宋代 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浣溪沙(有感)

宋代 苏轼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 ...

宋代 苏轼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观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顾瞻三辅间,势若风捲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宋代 苏轼

田三昔同僚,向我每倾倒。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弟化邻保。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宦游甑生尘,菽水媚翁媪。

我穷交旧绝,计拙集枯槁。三子尤见存,往复纷纻缟。

迎我淮水北,送我睢阳道。愿存金石契,凛凛贯华皓。

九日黄楼作

宋代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其一

宋代 苏轼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闻公择过云龙张山人,辄往从之,公择有诗,戏用其韵

宋代 苏轼

我生固多忧,肉食尝苦墨。轩然就一笑,犹得好饮力。

闻君过云龙,对酒两静默。急携清歌女,出郭及未昃。

一欢难力致,邂逅有胜特。喧蜂集晚花,乱雀啅丛棘。

山人乐此耳,寂寞谁侍侧。何当求好人,聊使治要襋。

使君自孤偾,此理谁相值。不如学养生,一气服千息。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 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东府雨中别子由

宋代 苏轼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宋代 苏轼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114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