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唐代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崔峒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鉴赏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据《唐诗纪事》及崔峒朋友们的诗文记载,崔曾登进士第,大历中任拾遗、补阙等职,后因事贬为潞府(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功曹,终被贬于州刺史,卒于贞元中期。从诗的作年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金圣叹批曰:“‘遂’字妙!妙!言亦既宽然有余,更无欠缺也。不知何一日何一故又要献书,遂又生出无数不称情”(《金圣叹选批唐诗》卷之四上)以“遂”字为中心解这两句诗,一语中地。下一联具体描写潇洒的生活:“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云外”,即指世俗之外,宦海之外,此指诗人现居的闲散之地,此联诗人自述一切率意而为,有时逢寺即宿,有时日落西山,无事时沿江漫行。这两句颇似司空曙《江村即事》中“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一联的意趣。
  颈联归结到寄韦李本意。“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上句陶潜指李明府,陶曾为彭泽令,故以陶比李,下句庾亮指韦应物。陶渊明既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从那首《赠同官李明府》中“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的句子,可以看出李明府也是一位胸怀磊落的人物;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楼中对月”疑写此事。韦应物为大历、贞元间著名山水诗人,性格清雅闲静,诗风恬淡,亦非追求功名利禄者。崔峒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尾联转入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这两句并不是“悔献书”,他对献书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象韦苏州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十才子”诗中常交织着“仕”与“隐”的矛盾。他们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这样吏、隐两全的生活,崔峒因未得到这种“待遇”而产生怨恨,不过,他的“怨”,是“怨而不怒”,合乎中庸之道的。崔峒的友人王烈有一首《酬崔峒》诗,对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形象具体:“狥旬世甘长往,逢时忝一官。欲朝青琐去,羞向白云看。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崔峒的诗全国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被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这首诗,意象高华,投赠之意,怨愤之情,出以雅正之笔,为崔诗中的佳作。

诗人崔峒的古诗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唐代 崔峒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题崇福寺禅院

唐代 崔峒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寄上礼部李侍郎

唐代 崔峒

吴楚相逢处,江湖共泛时。任风舟去远,待月酒行迟。
白发常同叹,青云本要期。贵来君却少,秋至老偏悲。
玉佩明朝盛,苍苔陋巷滋。追寻恨无路,唯有梦相思。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唐代 崔峒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

唐代 崔峒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

唐代 崔峒

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客舍书情寄赵中丞

唐代 崔峒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关山劳策蹇,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生涯难自料,中夜问情亲。

奉和给事寓直

唐代 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春日忆姚氏外甥

唐代 崔峒

离乱人相失,春秋雁自飞。只缘行路远,未必寄书稀。
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

清江曲内一绝(折腰体)

唐代 崔峒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一作初拜命酬丘丹见赠)

唐代 崔峒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江上书怀

唐代 崔峒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送皇甫冉往白田

唐代 崔峒

江边尽日雉鸣飞,君向白田何日归。楚地蒹葭连海迥,
隋朝杨柳映堤稀。津楼故市无行客,山馆空庭闭落晖。
试问疲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

宿江西窦主簿厅(与此公亡兄联官)

唐代 崔峒

广庭方缓步,星汉话中移。月满关山道,乌啼霜树枝。
时艰难会合,年长重亲知。前事成金石,凄然泪欲垂。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唐代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赠元秘书

唐代 崔峒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
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

送丘二十二之苏州

唐代 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送丘二十二之

唐代 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唐代 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润州送友人

唐代 崔峒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崔峒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 4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