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早雁

早雁

唐代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早雁译文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杜牧早雁注释

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虏弦开:指回鹘南侵。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

杜牧早雁鉴赏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此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诗人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杜牧早雁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诗人杜牧的古诗

羊栏浦夜陪宴会

唐代 杜牧

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球来香袖依稀暖,
酒凸觥心泛滟光。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
自比诸生最无取,不知何处亦升堂。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唐代 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 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题宣州开元寺

唐代 杜牧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唐代 杜牧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秋来气势洪河壮,
霜后精神泰华狞,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有寄

唐代 杜牧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唐代 杜牧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
水辞谷口山寒少,今日风头校暖无。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唐代 杜牧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

唐代 杜牧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陵阳送客

唐代 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故洛阳城有感

唐代 杜牧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筚圭苑里秋风后,
平乐馆前斜日时。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代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书情

唐代 杜牧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媚发轻垂额,香衫软著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街西长句

唐代 杜牧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游骑偶同人斗酒,
名园相倚杏交花。银鞦騕褭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

华清宫三十韵

唐代 杜牧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钩陈裹岩谷,文陛压青苍。
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神仙高缥缈,环珮碎丁当。
泉暖涵窗镜,云娇惹粉囊。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
帖泰生灵寿,欢娱岁序长。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
鲸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蜀峰横惨澹,秦树远微茫。
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望贤馀故老,花萼旧池塘。
往事人谁问,幽襟泪独伤。碧檐斜送日,殷叶半凋霜。
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

岁旦朝回口号

唐代 杜牧

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
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新定途中

唐代 杜牧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
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惜春

唐代 杜牧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叹花

唐代 杜牧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早春题真上人院(生天宝初)

唐代 杜牧

清羸已近百年身,古寺风烟又一春。
寰海自成戎马地,唯师曾是太平人。

汉江

唐代 杜牧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417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