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陇西行四首

陇西行四首

唐代 陈陶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译文

誓死要横扫匈奴个个都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怜那无定河边暴弃的粼粼白骨,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注释

其二注释
①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
②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④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陈陶陇西行四首赏析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诗人共写了《陇西行四首》,此处赏析第二首。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

诗人陈陶的古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续古二十九首 其一

唐代 陈陶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临风叹

唐代 陈陶

芙蓉楼中饮君酒,骊驹结言春杨柳。
豫章花落不见归,一望东风堪白首。

竹十一首

唐代 陈陶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续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

唐代 陈陶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唐代 陈陶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国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塞下曲 其一

唐代 陈陶

边头能走马,猿臂李将军。射虎群胡伏,开弓绝塞闻。

海山谙向背,攻守别风云。只为坑降罪,轻车未转勋。

投赠福建路罗中丞

唐代 陈陶

越艳听谣不厌听,楼船高卧静南溟。未闻建水窥龙剑,应喜家山接女星。

三捷楷模光典策,一生封爵笑丹青。皇恩几日西归去,玉树扶疏正满庭。

鄱阳秋夕

唐代 陈陶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
今夜重开旧砧杵,当时还见雁南飞。

子规思

唐代 陈陶

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
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

哭王赞府

唐代 陈陶

白水流今古,青山送死生。驱驰三楚掾,倏忽一空名。
金玉埋皋壤,芝兰哭弟兄。龙头孤后进,鹏翅失前程。
愁变风云色,悲连鼓角声。落星辞圣代,寒梦闭佳城。
龙昔来江邑,从容副国英。德逾栖棘美,公亚饮冰清。
大厦亡孤直,群儒忆老成。白驹悲里巷,梁木恸簪缨。
陇遂添新草,珠还满旧籝.苍苍难可问,原上晚烟横。

水调词十首

唐代 陈陶

黠虏迢迢未肯和,五陵年少重横戈。
谁家不结空闺恨,玉箸阑干妾最多。
羽管慵调怨别离,西园新月伴愁眉。
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忆饯良人玉塞行,梨花三见换啼莺。
边场岂得胜闺阁,莫逞雕弓过一生。
惆怅江南早雁飞,年年辛苦寄寒衣。
征人岂不思乡国,只是皇恩未放归。
水阁莲开燕引雏,朝朝攀折望金吾。
闻道碛西春不到,花时还忆故园无。
自从清野戍辽东,舞袖香销罗幌空。
几度长安发梅柳,节旄零落不成功。
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
瀚海长征古别离,华山归马是何时。
仍闻万乘尊犹屈,装束千娇嫁郅支。
沙塞依稀落日边,寒宵魂梦怯山川。
离居渐觉笙歌懒,君逐嫖姚已十年。
万里轮台音信稀,传闻移帐护金微。
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

赠别离

唐代 陈陶

碧玉飞天星坠地,玉剑分风交合水。杨柳听歌莫向隅,
鸡鸣一合留髡醉。蹄轮送客沟水东,月娥挥手崦嵫峰。
蛮天列嶂俨相待,风官扫道迎游龙。天姥剪霞铺晓空,
漴漴大帝开明宫。文鲸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灵桐。
山妖水魅骑旋风,魇梦啮魂黄瘴中。借君朗鉴入崆峒,
灵光草照闲花红。

寄兵部任畹郎中

唐代 陈陶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昆玉已成廊庙器,
涧松犹二薜萝身。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

唐代 陈陶

伏波恩行动南夷,交趾喧传四瑞诗。燕鼠孕灵褒上德,龟莲增耀荅无私。

回翔雪侣窥檐处,照映红巢出水时。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

上建溪

唐代 陈陶

崆峒一派泻苍烟,长揖丹丘逐水仙。云树杳冥通上界,
峰峦回合下闽川。侵星愁过蛟龙国,采碧时逢婺女船。
已判猿催鬓先白,几重滩濑在秋天。

鸡鸣曲

唐代 陈陶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
三声行蟆烟海红。平旦慵将百雏语,蓬松锦绣当阳处。
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

吴苑思

唐代 陈陶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
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哭宝月三藏大禅师

唐代 陈陶

五峰习圣罢,乾竺化身归。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
一囊穷海没,三藏故园稀。无复天花落,悲风满铁围。

竹十朝首

唐代 陈陶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朝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啸入新篁朝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朝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朝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朝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陈陶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10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