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迎春乐·立春

迎春乐·立春

宋代 宇文虚中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宇文虚中迎春乐·立春译文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人们头上戴着幡胜舞动着纸做的双双春燕,剪彩缕金,热闹异常,载歌载舞。然而真正知道春天到来的,是从故国南方飞来的大雁和被春风染绿的树木。风雨迷茫的故国啊,如今谁主沉浮,回想自己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出使金国已经数年被囚,举杯祝愿着强劲的东风,请把我吹送回江南故土!

宇文虚中迎春乐·立春注释

⑴宝幡、彩胜:用有色岁绢或纸,剪成的双燕、小幡、人形、花朵等头饰。镂金错彩的称“金缕”。
⑵钗头:钗的首端。
⑶莺花:莺啼花开。
⑷羁旅:寄居异乡。
⑸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宇文虚中迎春乐·立春创作背景

  金朝初期,金利用辽宋旧臣立典章制度,凡知名人士,皆加礼遇。宇文虚中是在南宋初期(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以资政殿学士充“析请使”而留金的。金主对他十分重视,尊他为“国师”。而宇文虚中却不忘亡国大耻,对金王朝一直耿耿于怀。这首诗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宇文虚中迎春乐·立春赏析

  两宋之际被金人扣留的宋使为数甚多,足见女真首领趾高气昂得根本不想同汉人讲一点点道理。于是才有了宇文虚中、吴激等人倾吐危难之苦、家山之思、沧桑之感的词作。
  冬去春来,大自然的万紫千红是不管人世间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执着地要向南疆北国、千山万水奋力进军的,立春,是春天的华诞。若在和平时期,人们总要尽情庆祝一番,因为它孕育着一年的丰收和希望。中国唐宋以来,每逢立春日,民间以小纸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庆祝春之来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条载:“春日,宰扶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一时间宝幡彩胜,招摇过市,有金质的、金裹银的、罗帛作的,委实是堆金堆缕,流光溢彩。无论是风雨飘摇中的北宋朝廷,还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当权者,都颇有一点及时行乐、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涵养”。民间自当别论。老百姓含辛茹苦,总是热切地祈求和平,祈求春光永驻。他们“春播雪柳,各相献遗”(《东京梦华录·立春》)的那情景,恰如辛弃疾所形容,“蛾儿黄金缕”(《青玉案》),十分朴素、融和。至于民间女子,更是别出心裁,“立春月,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荆楚岁时记》),好一番“共喜钗头燕已来”(欧阳修《春日帖子》)的动人情致。这一切,对于宇文虚中说来,俱成已往。立春,带给也们的只是加倍为心灵苦寒和酸痛。遥望故园、故国,他们越发珍借昔日的春光春色,越发思念那金的、银的、纸的、绢的交相错杂、光彩迷离、共庆“春日载阳”的一片喧腾。美好的记忆的余温,温暖着失群孤雁的冷得发颤的心。很自然,此词开首便推出了热热闹闹的两句:“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
  “人间要识春来处”,是承上启下的一句。在词人看来,只有故国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春神,是戴着宝幡彩胜,携着欢庆立春的声声笑语,从繁衍大宋巨民的多灾多难而义生生不息的土地上翩翩而来的。那里,才是无限春光的源头。这当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作者生于动乱,困厄、耻辱、危难加诸其身,不能不体察到昔日繁华下的种种辛酸、苦痛、伤痕和泪水;但北时此刻,一切都失去了,失去的东西倍觉珍贵,故词人情不自禁地把故国的春天想象得尽善尽美,此乃人之常情。
  宇文虚中看到了“天际雁”、“江边树”。前者是运动的,后者是相对静止的,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巧妙地构成了揭示春之源头、春之踪影的“座标”。常言道:“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南飞雁是冬天的使者。词人眼下眺望的是打前哨的飞往北方的春雁,它们从南方来,应知南方之春事,应将春风春雨春光春色引到苦寒的北国(含蓄而又大胆的抒怀)。江边树,泛指南方的江流和春树。此乃绾系万缕情丝的一种理想物象,唐张若虚曾用它收拾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宇文虚中同样是魂系江树、魂断江树的:风又绿江南岸,春色又满江边树然而,“我”却不能“归”,不能“还”,此情谁解?此意谁度?此味谁识?
  要之,上片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的是:春神已降,在喜气盈盈的宝幡彩胜间,在春雁的拍打长空的羽翼上,在萦绕江树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情丝里,这是月魂度关山、目送干里的感情“长镜头”奋力追摄的心灵图像,尽管恍惚迷离,但画外音却铿然有声:春在南方,春在故国,人们啊,你识得此理么?
  下片紧衔“江边树”。丘迟《与陈伯之书》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宇文虚中不比当年归降北魏的陈伯之,无须“丘迟”们规劝、启发和诱导,内心本来就骚动着强烈的故国之思,所以,一提及“江边树”马上就想到了“故国莺花”。“又谁主?”目下是谁人在调护莺花、相看两不厌呢?问得急切而又主动。是自我设问,也可理解为询问身在故园、无比幸运的“丘迟”们:你们因何不托雁传书给我捎来一点“莺花”的消息呢?这里又出现了一处节令上的“误差”。上片之春雁,应在春分后飞往北方,词人令它提前两个节气(雨水和惊蛰)启程,有点迫不及待;这里,又将“暮春三月”的群莺、杂花提前到立春日加以审视和探询,更显得思乡心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作者似乎觉察到自己问得有些个突兀,故即刻发表声明:“念憔悴,几年羁旅。”这几年羁留金邦,不死不活,心力枯竭,而目憔悴。度日如年的人必会“魂一夕而九逝”。很明显,这里用“过去——现在——未来”各个时刻依次延伸、表现宽度的“空间时间”概念来检视,是很不够了,只能着眼于“心理时间”,看词人打破惯常的时间序列,将过去的印象、现在的感受和未来的揣度交融在一起,叠印在一起,从而透示出一种感情的力度和节奏。此词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自然巧妙:在有序而无序中,在飘动而沉稳中,俯仰自得,斡流而迁,终于将一曲心灵的悲歌嘈嘈切切地推向了高潮:“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字文虚中羁留日久,苦不得归,只好向春风祈求:愿能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春来处!他被害于皇统六年,再也没有能够见到宝幡彩胜、群莺、杂花和绿茸茸的江南春草,再也没有能够重睹故国之旗鼓。春风尽管有意,但也无力将他吹出有形的牢笼。

诗人宇文虚中的古诗

生日和甫同诸公载酒袖诗为礼感佩之馀以诗为谢

宋代 宇文虚中

词人诗句压离骚,按膝长吟意自豪。袖里虹蜺冲霁色,笔端风雨驾云涛。

将衰难称千年祝,增重虚蒙只字褒。太史已应飞急奏,文星偏傍使星高。

己酉岁书怀

宋代 宇文虚中

去国匆匆遂隔年,公私无益两茫然。当时议论不能固,今日穷愁何足怜。

生死已从前世定,是非留与后人传。孤臣不为沈湘恨,怅望三韩别有天。

己丑重阳在剑门梁山铺

宋代 宇文虚中

两年重九皆羁旅,万水千山厌远游。白酒黄花千度日,青萍绿绮共忘忧。

却怜风雨梁山路,不似莼鲈楚泽秋。何必东皋是三径,此身天地一虚舟。

迎春乐·立春

宋代 宇文虚中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二 冬

宋代 宇文虚中

裂瓦寒霜重,铺窗月影清。灭灯惊好梦,孤枕念深情。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三 冬

宋代 宇文虚中

秀柏留阴绿,芳梅蘸影斜。溜檐冰结玉,装树雪飞花。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秋

宋代 宇文虚中

晚日欣帘捲,凉风觉袂摇。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和高子文秋兴

宋代 宇文虚中

沙碧平犹涨,霜红粉已多。
驹年惊过隙,凫影倦随波。
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羞看使者节,甘荷牧人蓑。

灯碑五首 其二

宋代 宇文虚中

钿轴天章拜异恩,驿骖花骑映朝暾。手持禁钥千门肃,官压东宫二品尊。

灯碑五首 其四

宋代 宇文虚中

九夏南风入舜琴,恩风泽雨浃飞沈。陪京最是仪形地,先识君王解愠心。

中秋觅酒

宋代 宇文虚中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醉经斋

宋代 宇文虚中

傍人但笑腹便便,枕藉诗书正昼眠。不识先生真悟处,未离文字已逃禅。

上乌林天使三首 其三

宋代 宇文虚中

当时初结两朝欢,曾见军前捧血槃。本为万年依荫厚,那知一日遽盟寒。

羊牵已作俘囚献,鱼漏终期网罟宽。幸有故人知底蕴,下臣获考敢谋安。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二 夏

宋代 宇文虚中

草径迷深绿,莲池浴腻红。早蝉鸣树曲,鲜鲤跃潭东。

灯碑五首 其五

宋代 宇文虚中

枹鼓无声讼狱空,欢谣击壤万家同。时人共解班春意,兵寝刑清第一功。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成都宇文某作诗以广其意

宋代 宇文虚中

不是凭虚避世喧,此中于物本无缘。静看畏影徒劳尔,题作斋心亦且然。

意识已随言语断,生涯聊任岁时迁。老夫亦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

灯碑五首 其一

宋代 宇文虚中

清阴霭霭匝城闉,万井熙熙桃杏春。紫陌传呼旌旆出,重臣新佩玉麒麟。

予写金刚经与王正道正道与朱少章复以诗来辄次二公韵 其二 次少 ...

宋代 宇文虚中

前世曾为粥饭僧,此生随处且腾腾。经中因认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

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他年辱赠茅庵句,谁谓因缘昔未曾。

虏中作三首 其二

宋代 宇文虚中

遥夜沈沈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醉墨斋

宋代 宇文虚中

旋汲清泉起縠纹,定知娄永是前身。个中自可逃真性,不用淋漓污葛巾。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初名黄中,宋徽宗亲改其名为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宋时出使金国被扣,被迫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 ► 4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