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宋代 徐玑

玉陛传胪晓,身居第一功。绝班知礼异,专局信儒崇。

贤俊科名上,邦家事业中。规模垂广远,鼎鼐蓄含洪。

更化方今务,经时志已通。莅人惟简直,修己在谦冲。

日旦清风发,江晴野雾空。奉亲游宦喜,初向水晶宫。

诗人徐玑的古诗

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

宋代 徐玑

斋居惟少睡,露坐得论文。
凉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
宿禽翻树觉,幽磐度溪闻。
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

同友人乘舟

宋代 徐玑

泽国自秋凉,乘舟入渺茫。
荷披沙渚碧,花乱暑风香。
山色含疏雨,蝉声带夕阳。
不知归路杳,相对有篇章。

松风楼篇

宋代 徐玑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傍松作楼古为务,小着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建剑道中

宋代 徐玑

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湾清。
行人只在清湾裹,尽日松声杂水声。

泊马公岭

宋代 徐玑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
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
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送钱省元赴太安州教授

宋代 徐玑

王国重熙洽,邦基百世安。
深源混清浊,进道阐安宽。
学术知同贵,师儒颇异观。
修名褎兰省,旧格别蝉冠。
十载田庐隐,三年客授官。
括溪方水涨,江左尚春寒。
论议何时一,行藏此日难。
宿醒江柳绿,风物强加餐。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宋代 徐玑

传得临池诀,勤劳敢遽忘。锥沙惟是正,舞剑本非狂。

旧隐寻芳芷,离怀对碧湘。寸心长记面,不似隔他乡。

题陈待制湖庄

宋代 徐玑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送徐照还旧山 其一

宋代 徐玑

城闉多汩没,宜尔向村居。蔬茹餐僧饭,香茶读古书。

秋潮侵岸满,晓月带星疏。相送未相忆,相期同荷锄。

题陈西老画蜀山图

宋代 徐玑

壁立青山带峡溪,閒云尽日自高低。
知他春树深多少,应有清猿在裹啼。

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宋代 徐玑

玉陛传胪晓,身居第一功。绝班知礼异,专局信儒崇。

贤俊科名上,邦家事业中。规模垂广远,鼎鼐蓄含洪。

更化方今务,经时志已通。莅人惟简直,修己在谦冲。

日旦清风发,江晴野雾空。奉亲游宦喜,初向水晶宫。

夏日怀友

宋代 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次韵刘明远移家 其二

宋代 徐玑

恬淡安身易,新家似旧居。径凉行落叶,池净数游鱼。

诗得唐人句,碑临晋代书。半生惟此乐,同辈必无如。

赠芗林后人

宋代 徐玑

南北门相对,傅来岁月深。
但添新意趣,不改旧园林。
花日移朝坐,松风伴夕吟。
自然忘宦达,非是少知音。

赠李丹上

宋代 徐玑

曾学轻腾术,长怀万里心。
江湖云似水,巴广石如林。
好饮身常乐,无言道更深。
丹砂能愈疾,不用化黄金。

秋行二首 其二

宋代 徐玑

红叶枯梨一两株,翛然秋思满山居。诗怀自叹多尘土,不似秋来木叶疏。

寿權漕大卿

宋代 徐玑

接物温温笑满眉,步趋登降亦委蛇。
非关饰貌邀人誉,祗是存心不自欺。
王导果能恢德业,谢公端可镇浇漓。
圣明天子崇恭俭,合向中朝正羽仪。

秋行二首

宋代 徐玑

红叶枯梨一两株,修然秋思满山居。
诗怀自欢多尘土,不似秋来木叶疏。

秋日登玉峰

宋代 徐玑

玉琢孤峰压富沙,人行峰顶步云霞。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

翠拂寒烟平似水,红飘霜叶远如花。明朝重向城中望,对此孤峰应不差。

漳州别王仲言秘书

宋代 徐玑

百草各有种,春至不栽培。
交情重故知,岂论才不才。
相识十年初,再见天之涯。
共饮一杯酒,粲若红颜开。
人生有此乐,知复能几回。
契阔几已深,矧尔病与衰。
朔风从何来,吹白枝上梅。
天寒日欲莫,又乃行色催。
君去江水西,我归近天台。
东西道路长,未可心膂催。
明朝碧云多,行思良徘徊。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