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十一 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十一 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

明代 林熙春

傲雪凌寒兴不禁,广陵群牧集缨簪。登台雅负千金价,命驾应知万里心。

满路乘黄皆骏足,一堂披赤尽鸾音。明朝话别求民瘼,珍重相期作傅霖。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八 圜丘习礼

明代 林熙春

修明礼乐属春官,元老趋陪日月坛。自愧奉常绵蕞故,相从讲习肃鸣銮。

送广文萧宾竹归将乐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十载褰帷贲海濆,瀛州瑞色有馀芬。汉家长者频过我,鲁国日生半事君。

黑发悬车师道重,青山纳履主恩存。时人莫讶衣裘敝,剑气长看绕白云。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并州廿载己参商,剑气光芒犹在望。君到故人如有问,祗云双鬓尽成霜。

哭周耿西先生

明代 林熙春

五岭天南练水东,百年间气一儒宗。登坛邹鲁承先志,伐石边陲报主功。

钓下桃溪过尚父,纶来枫陛拟申公。玉楼何事修文急,顿令乾坤少卧龙。

庚戌除夕

明代 林熙春

无计回天听,栖迟十五春。今宵尘垢净,明日岁华新。

未献南山颂,先开北海樽。庚星留德曜,长照八千椿。

李思准九月诞辰寄一律为寿

明代 林熙春

神山小隐接蓬瀛,碧水依然系去情。已幸凤毛声正噪,况当鹤发饮偏横。

频年白眼看时态,此日黄花对月明。闾里不须劳倚望,泥金云里到金城。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三 修路

明代 林熙春

诏下柳营檄虎贲,三千除道闹声喧。道旁钜础能移几,费万金钱半入门。

秋日同黄思元邀黄明府游芒皇台席毕又与思元对酌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初秋雨净月初芒,叔度观风狎芒皇。千顷波澄天一色,双旌影拂地三阳。

不因楼阁勤樽俎,奚自筇藜见骕骦。幸有次公非异姓,愧予犹许混沧浪。

送安都阃员石自闽归里入贺万寿

明代 林熙春

曾游琼海泛艨艟,复上三山第一峰。剑气每随天外耀,斗光偏向里中浓。

万年奉表归华鹤,八月浮槎拜衮龙。歌罢九如劳拊髀,□金印大肘边从。

送如愚上人归五子山

明代 林熙春

山开五子儗芙蓉,持钵南游三径松。贝叶声闻堪伏虎,莲花光现可降龙。

汉仙一脉飞来锡,渔父多心叹转篷。五子曾能绳五祖,归从何处问真宗。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殁而祭社为功崇,泉石何缘亦崇宗。可是威仪绳卫武,更于行谊重申公。

堂前蘋藻来新宠,阶下趍跄俨旧容。千载皈依何处是,泽宫深处即高松。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二十 憩斋宫

明代 林熙春

龙行旋转幸斋宫,扈从千官拜舞同。幸有神灵呵护密,深思默默达穹隆。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再以全身吁阙庭,圣明犹复喜明刑。自知驽品非千里,岂肯妨贤负法星。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思君玉树悬弧日,正我金华鼓瑟时。鸠爽祗今腾凤羽,头颅章甫慰吾私。

送孝廉王浙泉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以我高阳侣,期君济世才。惊传鹦鹉赋,信步凤凰台。

北望青天近,东浮紫气来。长杨如献纳,愿许辟污莱。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吾翁雅志重彝伦,九十年间草伦臣。幸附青云推月旦,却教黄壤转精神。

纶綍功名犹是幻,春秋登豆始为真。繇来戴德轻环草,愿早鹏飞翊圣人。

送广文杨东霍之楚

明代 林熙春

泮水初开物色赊,公车同占上林花。瓯西碧玉千金价,岭外青萍十里华。

世掌丝纶推彩凤,斋仍苜蓿动吹蛙。荆阳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再次韵二首并趣季实计偕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家世三朝捧御章,乾坤待尔定行藏。山中文豹浑身雾,天上神驹满足霜。

莫为池塘耽李杜,须教怀抱答虞唐。八千里外扶摇远,献纳无迟达未央。

送黄文学归将乐兼怀尊人天池

明代 林熙春

叔度遥千里,神驹特问奇。昔称骑竹者,今访杖藜谁。

畏垒㜞非据,并州慰所思。玉华翘首处,何以泛天池。

题茂初堂上白头啚

明代 林熙春

乘风六翮泛天池,海上飞还祗自知。何事相关头白早,寸心长绕万年枝。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