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周生喜雨二首 其二

次韵周生喜雨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七夕明朝是,佳期银汉滨。定因牛女会,预洒属车尘。

羽檄惊心急,楼船望眼新。新诗随雨至,谁拟和阳春。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湖亭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平生重高义,十载赋长杨。国士心应苦,王孙兴未忘。

豪游尽宛洛,雅调杂齐梁。为问湖中事,松筠半已荒。

得良弼楚中书有曾中丞抚蜀平蛮之作且云中丞每有书至及逢人辄猥及 ...

明代 林大春

怀予几见尺书题,到处逢人说会稽。惭愧三年卧汾曲,徒闻五月入蛮溪。

文章定许峨眉妒,勋业还将玉垒齐。何日更同湖上客,遥随车马蹑丹梯。

再过赣江别同年徐宪副辱以楚游诗见示且索近作书此寄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复此虔台会,翻疑昨日逢。山留登眺处,水写别离踪。

楚迹多乘兴,新诗得大宗。应怜倦游者,犹自问雕龙。

司马席上中秋

明代 林大春

明月当空满,游人独未归。清歌振瑶席,坐客欲沾衣。

宫辞三绝送黄虞部北上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夜度箫笙入紫霄,晨飘仙佩杂琼瑶。如今老却纤纤手,肯向人间学舞腰。

苍梧和刘大参蚤起寄怀之作

明代 林大春

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

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

陈守戎得代别予赋此为赠兼致意于乃兄少参君

明代 林大春

细雨青宵独骑过,临岐慷慨为悲歌。天家讲武君须赴,海国论文孰更多。

秋浦扬帆思玉塞,凉风卧簟看银河。池塘梦后宽相忆,应向从行问薜萝。

四月居岭表得惟重书自都下十一月渡江闻惟重秋中使节入湖南却赴章 ...

明代 林大春

书至犹燕阙,秋来汉水边。衣冠游楚客,箫鼓下江船。

抵为寻张华,还应忆仲宣。何当乘逸兴,飞旆日南天。

南征寄吴中望顾子良兼忆钱惟重

明代 林大春

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已报吴中急,空传邺下兵。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

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旧日惟吴季,闻风抵顾生。

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

余在梧时尝赠刘生诗箑一执既别去八年闻其箑尚在兹有复持扇至为生 ...

明代 林大春

草玄作赋三朝事,流水高山万古心。最喜侯生能问字,何妨钟子独知音。

有以四轴求书读书乐词者讶其浅俗无味因为古意四首示之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金风忽报秋,银河急暝流。捣衣声正苦,为寄陇西头。

滕县雪后

明代 林大春

滕文国外西日斜,东望沧溟不见家。十里平芜尽瑶树,却疑岭上破梅花。

董大参家屋梁产芝二茎形如合璧

明代 林大春

瑞霭来青嶂,灵芝产画梁。乾坤开正色,云物绕西方。

照眼重金细,笼纱合璧香。惟天眷有德,俾尔寿而康。

荀淑家声旧,太丘誉望扬。德星他日聚,百里见辉光。

中秋还自辽海至山海关赋得关山月留别陈司马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微月昏出东,美人秋卧起。明发送征夫,飞刍渡辽水。

湖亭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见说湖山胜,亭虚客未归。空怀放鹤处,尚想钓鱼矶。

天际孤帆小,云中清磬微。何当返兰棹,一制薜萝衣。

赵明府以季夏晦日自普宁过访山居因为江舟小酌鼓枻中流是时梧叶未 ...

明代 林大春

高枝瑞鹊晓相呼,为报干旄入浚都。闾里共惊仙舄下,湖山空傍客星孤。

风清远渚飞兰桨,露冷丹枫倒玉壶。莫道姮娥不可问,波光时自有明珠。

山中辱陈方伯见贻诗扇手持久之扇敝骨存李生取之加白索书因为赋此

明代 林大春

高人卧紫薇,贻我江南箑。中有尺素书,元是陈琳笔。

珠玑入夜光,星斗当朝出。出入在怀袖,清风自披拂。

华容易衰朽,劲节犹存骨。有客称好奇,见之如拱璧。

问予乞取去,施白加圆洁。如鸾皓其衣,如凤舒其翼。

持以过山亭,为我开沉郁。索我临池书,问我长生术。

书罢望南山,南山光突兀。

读陶渊明责子诗依韵和之

明代 林大春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婉彼明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送周耿西计偕北上

明代 林大春

爽气西山发,于今三荐书。声华五岭外,家学百年馀。

辩玉人应遇,鹏抟事岂虚。他时过锦里,宁复羡相如。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