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李烟客

赠李烟客

明代 李孙宸

文章作祟已多时,怜尔耽诗近时痴。艺苑杜门耕自饱,谈锋遇敌战忘疲。

生涯醉醒千杯酒,世事输嬴一局棋。已向山阴见安道,未教兴尽负相思。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出万善驿见山下人家密竹流泉可爱有赋

明代 李孙宸

太行山下几家村,别有风光隔世喧。犬吠竹阴人扫雪,鸟鸣松径客敲门。

林烟散处青迎骑,山瀑流来绿绕园。若得数椽此间老,武陵何处更寻源。

次和祝京兆留别二首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春风桃李正芳妍,忽见除书下日边。宫秩量增新紫绶,经帷仍拥旧青毡。

十年京尹声原重,此日麟符赐定先。正是明堂需柱石,迟君重和柏梁篇。

送何进士卜熙领教镇江

明代 李孙宸

淩云奏罢气翩翩,还向江南领一毡。岂为清吟妨簿领,自便高座少攀缘。

南朝景物春风外,北固云山晚照前。马首倘过官阁地,君家词赋有新篇。

既出都门望西路发有作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靖端肃王程,驱车向西骛。既惬游梁情,亦适归欤趣。

岂复惮倭迟,孤征昔所屡。晨徂每侵星,兼途轻薄暮。

时序如崩波,黾勉促脩路。朔风剥我肤,宁论衣改素。

赠李烟客

明代 李孙宸

文章作祟已多时,怜尔耽诗近时痴。艺苑杜门耕自饱,谈锋遇敌战忘疲。

生涯醉醒千杯酒,世事输嬴一局棋。已向山阴见安道,未教兴尽负相思。

饮同年萧伯懋太史宅与刘韶也进士同集

明代 李孙宸

王程趍走未从容,欢会犹疑梦里逢。梁苑自怜疲四牡,螺川何意合双龙。

谈高洗尽寒暄语,坐久听残远近钟。正好为君留十日,归怀无那促行踪。

初秋与诸子游海淀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郊原别业敞何年,不道人间也胜仙。客自侯门骚雅重,堂垂宸翰墨华鲜。

幽萝怪石云生洞,菰米莲房秋满船。最是清朝宽假沐,莫教烽火海东传。

送陈太史奉使还粤便道过浙觐其尊人官舍

明代 李孙宸

玉河堤畔柳阴阴,客向皇华感阴深。紫燕黄鹂三月道,西湖南海两乡心。

石渠业在还供奉,金马人归异陆沈。白社旧游如问讯,风尘吾已倦朝簪。

阅辽左边图

明代 李孙宸

边城万里开雄镇,百二关河拱帝京。牧马未容胡虏入,椎牛谁奋健儿情。

天清瘴塞烽烟急,日落西山野戍横。正是圣明思颇牧,几人年少请长缨。

送周玉绳太史归省

明代 李孙宸

当秋送别思依依,燕市秋寒雪依飞。持节久淹同奉使,望云今妒客先归。

荆溪夜水江鱼白,阳羡春风茗甲肥。一代石渠还仄席,未须长恋老莱衣。

秋胡行四首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千秋可垂,百年不易全。千秋可垂,百年不易全。宣尼大圣,毁者武孙。

姬旦祚周,四国流言。蹠犬吠尧,孰否孰贤。歌以言之,百年不易全。

子夜夏歌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郎言三伏热,岂无绿阴凉。只怕郎心热,无处乞寒浆。

花县霞觞八景为王明府赋 其五 松门耸翠

明代 李孙宸

南山多老人,邀游东海间。化身为苍松,风涛响佩环。

下有琥珀脂,上有虬龙颜。世上辟谷儿,从之相往还。

右军纪游辙,千载映兹山。

得黄亮垣先生胪传之报

明代 李孙宸

卿云缭绕散西清,圣主临轩策治平。一自句胪传内殿,居然声价重连城。

衣冠重王千秋气,词赋群推一代盟。翻笑白莲同社客,风尘犹自系诸生。

赠王季重学博

明代 李孙宸

陆沈方朔意如何,避世金门亦放歌。兴托千秋原慷慨,缘随五斗漫委蛇。

官閒剩有烟霞气,心远谁论丘壑多。风雅久无开口处,逢君不觉语悬河。

楼中检阅古迹忽得刘仲起寄来兰卷赋谢兼复有索

明代 李孙宸

品画临书亦自忙,得君兰卷喜如狂。墨花淡洒湘皋雨,彩笔纷披大国香。

怀托风光秋色泛,韵含幽谷野情长。美人倘许重贻赠,何物还誇杂佩芳。

癸亥生日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清时宁敢薄冠裳,懒性偏宜云水乡。老去不为生日乐,閒来方觉夏阴长。

形同野鹤随年瘦,机似江鸥与世忘。一片雄心收拾尽,蒲团经卷日相将。

同诸子寻梅偶得一花八出者因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玉质浓将雪里团,开时谁为剪冰纨。疏窗八面玲珑处,插向庭中片片看。

夜登黄龙洞作

明代 李孙宸

出郭若不早,到山日已昏。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

未历诸山胜,先寻古洞源。敢誇济胜健,还藉土人援。

径窄时分队,山欹欲悸魂。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

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

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一身怜秽浊,双足想腾骞。

稍过流杯石,知为天洞门。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七 脩竹园

明代 李孙宸

野竹非种生,天与幽人地。无人共入林,吾但把君臂。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