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榆次林明府

送榆次林明府

唐代 韦应物

无嗟千里远,亦是宰王畿。策马雨中去,逢人关外稀。
邑传榆石在,路绕晋山微。别思方萧索,新秋一叶飞。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游开元精舍

唐代 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拟古诗十二首 其六

唐代 韦应物

月满秋夜长,惊乌号北林。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商飙一夕至,独宿怀重衾。

旧交日千里,隔我浮与沈。人生岂草木,寒暑移此心。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唐代 韦应物

西垣草诏罢,南宫忆上才。月临兰殿出,凉自凤池来。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托身各有所,相望徒徘徊。

再游西郊渡

唐代 韦应物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同褒子秋斋独宿

唐代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

唐代 韦应物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驱鸡尝理邑,走赵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答裴丞说归京所献

唐代 韦应物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
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观早朝

唐代 韦应物

伐鼓通严城,车马溢广躔。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金门杳深沉,尚听清漏传。河汉忽已没,司阍启晨关。
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
禁旅下成列,炉香起中天。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
愧无鸳鹭姿,短翮空飞还。谁当假毛羽,云路相追攀。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

唐代 韦应物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喜园中茶生

唐代 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唐代 韦应物

却足甘为笑,闲居梦杜陵。残莺知夏浅,社雨报年登。
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自然忧旷职,缄此谢良朋。

示从子河南尉班

唐代 韦应物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与村老对饮

唐代 韦应物

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
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示全真元常(元常,赵氏生)

唐代 韦应物

余辞郡符去,尔为外事牵。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
始话南池饮,更咏西楼篇。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

楼中阅清管

唐代 韦应物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
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夏冰歌

唐代 韦应物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
粉壁生寒象筵布。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肥羊甘醴心闷闷,
饮此莹然何所思。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酬刘侍郎使君(刘太真)

唐代 韦应物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濡毫意黾勉,一用写悁勤。

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

唐代 韦应物

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送崔叔清游越

唐代 韦应物

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
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