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谢明府之桃源

送谢明府之桃源

明代 李昌祺

楚地佳山水,桃源境更幽。汀兰行处采,湘水抱村流。

门掩山城暮,蝉鸣驿树秋。昔人遗洞在,骑马一来游。

诗人李昌祺的古诗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三 秋云

明代 李昌祺

才逐商飙湿客襟,又过萧寺护松阴。清江乱渡低连水,红树轻笼懒作霖。

扫叶僧惊迷去路,倚楼人讶失遥岑。晚来忽起长天外,顷刻浓遮日影沈。

送王处士益安之京 其三

明代 李昌祺

閒身应暂别林丘,垂老观光帝里游。地控幽并通绝漠,山连恒里拱中州。

辞家去日逢初夏,买棹归时及早秋。南北两京饶故旧,相过慰藉少淹留。

洞章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浮黎始上青,浩气长空濛。溟涬窈无朕,端倪那可穷。

梵川玉虚界,不与诸天同。群仙时遨游,翳凤驾赤龙。

年寿罔有极,莫能测其终。泛咏黄云里,肃侍弥罗宫。

元夕观灯次前人韵

明代 李昌祺

解冻风轻暖尚微,天街夜色散清辉。香飘绮席回歌袖,烛射珠帘晃妓衣。

星斗渐随华月落,笙歌缓送醉人归。仙郎自笑才情减,谩忆传柑出粉闱。

送罗司训考满便道回家

明代 李昌祺

娇莺百啭柳三眠,忍向青春别客毡。芳树暖风来燕候,柔桑丽客浴蚕天。

路经山驿逢人少,家住镡津喜地偏。若向他乡持教铎,封书好倩鲤鱼传。

重游龙济寺悼无为能上人

明代 李昌祺

北涉南游二十霜,幻身重到赞公房。苔侵素壁松枝偃,独自焚香拜影堂。

舟过南京

明代 李昌祺

钟阜白云边,桥陵锁暮烟。圣谟真远矣,王气故依然。

玉帛诸番会,金汤万世传。谁陈根本计,有力可回天。

独酌有述

明代 李昌祺

沉忧如积痾,纡郁剧焚燎。深在膏肓间,异镜谅难照。

往圣垂方书,万病皆有疗。独兹莫措手,浑沌无朕兆。

尝闻达人言,扫涤酒其要。呼妻倒空罍,数斟饮辄釂。

顿觉胸次豁,岂怀酗酣诮。颓然百虑忘,浊醪信为妙。

临江仙 题墨菊送陈知府行

明代 李昌祺

一段秋光新写就,盛开不待重阳。枝梢花叶互低昂。

巧将篱下艳,幻作画中芳。

为问渊明何独爱,爱他晚节寒香。从今移种上林旁。

时时承雨露,岁岁傲风霜。

雨中督民捕蝗

明代 李昌祺

西风吹冷雨萧萧,骇蝻惊蝗乱掷跳。高垄低原泥没胫,长坡漫地草齐腰。

黧形饷妇鹑衣湿,赤脚田翁鹤发飘。安得县官皆卓茂,野无螟螣稼丰饶。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其八

明代 李昌祺

荷绕清溪柳绕庄,时时濯足向沧浪。不知水鸟缘何事,飞去飞来自底忙。

大祀雪霁之作次周编修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月冷瑶阶烛影微,炉烟遥傍侍臣衣。钟山政对斋宫近,瑞雪先迎御辇飞。

环佩声来天步近,衣冠身到泰坛稀。何人屡得陪宣室,贾谊承恩在禁闱。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八 秋色

明代 李昌祺

寒鸦候雁满晴川,点缀郊原罨画天。老叶著霜浑似染,残荷出水不成钱。

累累橘柚斜阳里,袅袅芙蓉浅渚边。门外晚晴诗景富,吴歌一曲采菱船。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二 秋思

明代 李昌祺

双蛾长蹙怨离居,不见银笺寄到书。清泪清愁孤枕上,残钟残到五更初。

已无佳句题红叶,谩有馀香在绣袽。怕近黄昏听络纬,更堪双杵动村墟。

遐龄十景 其六 缑岭朝霞

明代 李昌祺

晨暾乍出上榑桑,散作奇文五色章。旸谷影高争焕烂,赤城标建远微茫。

曾为烧佛禅师号,复作修仙道士粮。若使有缘逢子晋,便求咽嗽上升方。

送毛生还乡

明代 李昌祺

积雨初乾露欲霜,儒衣秋半不禁凉。离离坠蔓敦瓜秀,纂纂垂林小枣香。

薇省久抛邦伯印,柴门最忆野人庄。盘洲水与环洲接,投老归来掉钓航。

闻舍弟昌复讣 其三

明代 李昌祺

五十年相聚,俄惊一梦馀。酸辛身后事,愁苦病中书。

苔藓沙场骨,罗纨肉食躯。何如终牖下,随分葬郊墟。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天使下边州,青丝控紫骝。风云随节旆,雨露到毡裘。

斜日羌城晚,微风塞草秋。壮心知未已,万里快重游。

复职再至南官旧署

明代 李昌祺

三年流落别南宫,旧事新来总不同。清世未容辞组绶,病身宁想到方蓬。

趋朝又注金门籍,待漏初闻紫禁钟。自幸为郎叨载笔,却怜执戟汉扬雄。

怀刘贡士孟恂

明代 李昌祺

学馆相逢意有馀,青灯绿酒夜窗虚。眼看世事宜高枕,身在他窗念远书。

落日暝归投树鸟,清潭时见避钩鱼。秋山若有苏樵地,拟结茅堂傍隐居。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