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江秀才

赠江秀才

明代 祝允明

三日芳兰入座薰,欲将心事为论文。仙囊古玉餐无诀,官市新醅饮便醺。

已羡雄飞难久伏,每嗟同调易离群。茅峰蒋阜无多地,未拟相思咏碧云。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戏作纪梦

明代 祝允明

何事高唐入梦游,淡云轻雨太温柔。瑶姬错认维摩婿,枕畔花人空抱裯。

赠锲生殷邦宁

明代 祝允明

沔阳夫子有佳孙,四载花斋侍艺文。合江亭下别我去,望眼悠悠逐暮云。

为黄应龙姬人史凤翔题扇上景

明代 祝允明

绰绰轻红广袖垂,远山移翠上蛾眉。
阑干倚到春深处,雨暖云香日正迟。

赠张卿

明代 祝允明

诸侯严敌忾,天子极酬功。进秩三阶重,提兵九郡雄。

简飞霜气白,剑绣血膏红。还应一匡策,缄在皂囊中。

子昂小景 其四

明代 祝允明

晴阳破岚暝,水色当春和。如何异人境,而有樵者歌。

梦唐寅徐祯卿

明代 祝允明

唐生白虹宝,荆砥夙磨磷。江河鲲不夙,鲁野遂戕麟。

徐子十□周,邃讨务精纯。遑遑访魏汉,北学中离群。

伊余守初质,温故以知新。谁出不由户,貌别情还均。

浊世二三子,厌弃犹为人。相逢靡幽明,隔域岂不亲。

兹涂无尔我,相泯等一真。昔亦念张孺,犹能逐冥尘。

月槎

明代 祝允明

老夫欲问广寒事,只欠扁舟渡海云。闻有月槎须借我,授来灵诀却传君。

惠州西湖

明代 祝允明

西寺东城两幅图,长虹脊畔小浮屠。杭州惠郡都游遍,醉眼时将作石湖。

秋晚由震泽松陵入嘉禾道中作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晚发西南郭,秋深雨气偏。人家低似岸,湖水大于天。

日崦长如阁,风樯不用牵。辞燕还入越,才费半流年。

赠张守之工部

明代 祝允明

世交先进两先生,白首今成老弟兄。知我得师终不改,如君直道岂难行。

路无荆棘安能塞,川汰泥沙只自清。皓月清风居不隔,酒杯茶碗共馀情。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三 日观

明代 祝允明

我昔闻日观,想像当雄哉。君今登日观,真从日边来。

君言日观高踞山之东,左有天门,右有绝崖。从中突起一片石,不知千丈万丈,上拨浮云开。

扶携石傍东面坐,但见东方无际畔,尽在莽苍沧茫间。

上不辨穹霄,下不分人寰。八极总一景,焉知别华蛮。

忽闻天鸡鸣一声,恍惚红光射破青冥端。龙宫煆火齐,琢为太阳丸。

海波潋潋玻璃翻,搏桑翛翛扫三山。卫霞从雾纷斓斑,五彩错乱多朱殷。

龙车不须毂,踆乌不须翰,奋迅升天关。游天衢兮循天环,开辟六合,天尊地卑,万物出作咸乂安。

日观之日乃如此,亘古不息正天纪。苍生仰照宣重光,吾能言之自此始。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祝允明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祝允明

溪林元不择人清,自少人来向此行。若使行人多此处,谢安何必有高情。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九

明代 祝允明

凤鸟不世见,四海以德称。虎豹伏深山,雄鸷乃驰名。

日月递经天,夕伏亦沈冥。目趾待成功,谁不仰其明。

所以孔仲尼,君子疾无声。嗟予蹇淹留,闭户乃浮名。

高卑共彰彻,近远均一鸣。惟忧邦必闻,求之无其情。

县斋早起

明代 祝允明

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未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

有物解将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

明代 祝允明

服膺从圣轨,厉志尊前闻。敦厚觅砥道,高明抗浮云。

玄元极三古,疏通穷八垠。焉能为栖栖,掩抑斥鴳群。

戏题子畏墨竹

明代 祝允明

唐郎写竹如写字,正以风情韵度高。我解平章不能写,未曾分得凤凰毛。

寓黄轻车宅雨夜禁直归因戏赠

明代 祝允明

黄昏冷雨湿金鞍,鞮箙提巡绕禁銮。
星散羽林霜气肃,天临华盖夜光寒。
鄂君去后衾犹薄,京兆归来黛已残。
知有游人卧斋阁,一般飞梦出长安。

和王太学见赠 其三

明代 祝允明

草庐藏得卧龙才,许我英雄亦异哉。刚道同心金可断,江南便是海南垓。

故相延陵文定公孙仁冠弁窃喜为诗亦以遗之

明代 祝允明

四海吴夫子,成人见冢孙。礼应先雀弁,欢满及龙门。

紫鷟非家瑞,芳兰是国根。便看瑚琏就,触目有师存。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