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 其四

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閒将柏叶搅胡茶,供养方情老作家。不似破头山道者,贪他传代古袈裟。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盘山道中嘲宝方死心寂子三和尚

明代 袁宏道

筇节楞楞过顶颅,偏衫口上系胡珠。云中棕笠垂垂堕,正好和驴写作图。

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积雨如山卧不知,闭门犹自写秋诗。高斋束筏安文几,侍女乘橇过酒卮。

麓处也应无燥地,巢栖未见有安枝。题书为慰东邻子,梦里分明拥蔡姬。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衲衣吹敝绿杨风,贪拾春江石子红。乞得黄家石浪字,可能将去扁虚空。

赠黄道元

明代 袁宏道

海内奇士如君少,双眼识君恨不早。纷纷俗士尽轻肥,嗟君短褐长安道。

男儿有骨不乘时,处处相逢荐福碑。请君试秘丰城剑,他年倘有张华知。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葛巾不束毛,纱祫常见肘。无日不酲花,有时坐枯柳。

天地一排场,谁分旦与丑。神仙既荒唐,富贵复难偶。

杭人有谚言,言卑趣则有。雷峰变作糟,西湖化为酒。

藕花作美人,一歌了一口。三万六千回,一回三百斗。

入青口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入青口,青口山何翠。涧色吠琉璃,山花红玳瑁。天荒地窘无行处,山头魍魉纷来去。

甲辰初度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閒花閒石伴疏慵,镜扫湖光屋几重。劝我为官知未稳,便令遗世亦难从。

乐天可学无杨柳,元亮差同有菊松。一盏春芽融雪水,坐听游衲数青峰。

丁未初度泊池阳自寿兼忆李安人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溪头微雪点疏松,睡起开窗对远峰。谁写画图来寿汝,谢家江上九芙蓉。

美人临镜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一片湖州水,吹光到晓堂。暗规时世样,校取浅深妆。

山髻平分叠,宫眉与斗长。常时樈掠罢,背底立何郎。

余凡两度阻雨冲霄观俱为访龙湖师戏题壁上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我从观里拜青牛,忽忆龙湖老比丘。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

得家报 其六

明代 袁宏道

玉井前头乳穴重,奚儿聊以一瓯从。空崖壁冷长留雪,古屋云昏尚锁龙。

明月自升千尺岭,道人閒说五株松。瀑帘洞下真官老,占断林泉是此峰。

月夜登良乡塔冈与子公诸友作别

明代 袁宏道

秋水潋潋滴青雾,城外人家城里树。白埃一道冲红亭,正是马蹄离别处。

荒垣残叶几家村,千厓洗尽月波痕。乡关十路九貂虎,未知托钵向何门。

惊禽一羽分烟去,云路沉沉安可论。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五湖不是学玄真,且喜素衣不上尘。家移碧缬素中任,身是屏风画里人。

闲追船子咨行脚,老倩中峰作近邻。一衲蒙头万事已,无怀民与葛天民。

和伯修家字

明代 袁宏道

京师盛重五,所在竞繁华。空庭唯竹石,胜之以清嘉。

藤阴代帷幄,禅板代笙笳。荷筒当酒盏,药草当名花。

栝柏四五株,胜彼百髻丫。风篁数枝响,陋彼百淫哇。

彼歌此呕喁,质朴类田家。区区起免俗,白酒渍红砂。

和退如初度与客谈仙次韵

明代 袁宏道

竹树森疏翠绕身,与君连日坐花茵。乐邦有宅憨为主,仙路无程醉是因。

正好同看双舞袖,何须高著九阳巾。直消数幅梅花纸,便作华胥世上民。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

明代 袁宏道

万岭色娇荣,千松韵苍老。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老稿。

古屋系龙儿,幽崖聚仙媪。淡冶天微醒,昏沉雾尚饱。

山灵如有情,游子暂舒恼。梯石路渐高,踰岭天乍小。

微茫一带青,远远出山杪。白云封其半,恍若衣轻缟。

山僧向我言,此是诸山考。四顾尽儿孙,累累争围绕。

一乳作凤飞,一支学龙矫。万络与千支,支支相萦搅。

山形虽浑成,石貌寔妍巧。初视尚冥迷,策骑渐分晓。

何况陟其颠,遵途亦已好。

龙湖师 其六

明代 袁宏道

兄弟为知己,同袍若比邻。出门去亦易,只愁加一身。

儿开美殇江进之书来始知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说著旁人也痛酸,余今宁有铁肠肝。十年送却六男女,已作寻常离别看。

送焦弱侯老师使梁因之楚访李宏甫先生

明代 袁宏道

丹书早发凤凰楼,杨柳青除满陌头。征马晚嘶梁苑月,孤帆晴指洞庭秋。

莲开白社来陶令,瓜熟青门谒故侯。自笑两家为弟子,空于湖海望仙舟。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 ...

明代 袁宏道

曾看沧海化红尘,云过沙飞阅世人。便是圣朝祥瑞物,何须芝草与麒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