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宋代 安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译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鉴赏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鉴赏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鉴赏四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荆轲因此诗得名,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这首辞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安道荆轲歌 / 渡易水歌鉴赏三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这个历史被编写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秦时明月——荆轲外传》这本书,其中写了荆轲与丽姬的美丽故事,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一览。

诗人安道的古诗

梧叶儿 梦后枕上作

宋代 安道

三更后,夜正长。欹枕兮梦黄粱。巫山事,托楚王。本荒唐。

但使人间,空自断肠。

宿中山曹氏村塾 其一

宋代 安道

路转圆林外,山居夹涧中。画田仍旧井,问俗有遗风。

水潴鸭头绿,花飞龙爪红。自安耕凿古,日课两三童。

秋咏十二首

宋代 安道

我心忧如何,西风起庭柯!朝下洞庭叶,夕吹洞庭波。

洞庭在何处?沧海接黄河。愁思从中至,日月速羲娥。

事业不一成,春秋空经过。幽怀何所适?散发晞阳阿。

送陶季之潞州

宋代 安道

先生昔日登武夷,铁船峰头看弈棋。中冠离支三百颗,酒酣自擘轻红肌。

峰头烂睡忘甲子,坐笑曾孙生白髭。张帆伐鼓下黄鹤,欲滥三湘穷九疑。

披襟兰台发高唱,快哉不辨风雄雌。平生名岳屐齿遍,风尘京雒嗟衣缁。

投我奇文浩千顷,蛟龙大泽缠躨跜。谓我四海一知己,譬若庄休从惠施。

高斋茗饮坐清昼,风炉活火分枪旗。我时无事似犀首,酒鳞浮动银留犁。

丰台红药花照眼,骊驹忽告将西驰。壮心犹作骥伏枥,适志无如泥曳龟。

我闻上党天下脊,当年潜邸传临淄。飞龙荒宫没烟莽,断碣仿佛开元词。

纷纷梁晋夹河战,鸦儿万骑陈军麾。锦囊负矢盛意气,歌声慷慨留三垂。

时平不用弓箭手,空老昭义千熊罴。战场下马问亭长,鬼磷飒飒寒飙吹。

君家草堂临射陂,门前五柳藏东篱。何时单舸径归去,北窗高枕谈黄义。

送大司寇周公致政

宋代 安道

海东归驾杳难攀,松桂清阴满旧关。老境正逢开口笑,畏途谁得乞身还。

花边曳杖吟随鹤,湖上移舟坐看山。簪笏有人能继美,恩波长在五云间。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五 抚鹿

宋代 安道

遥指蓬山麓,轩临弱水濆。鹿驯眠细草,沙暖覆香云。

石亦含灵气,泉皆发异芬。呦呦鸣未已,林外每呼群。

题云深读书处

宋代 安道

卜居静爱钵池山,山下云深一径閒。万卷图书连几案,九街车马隔尘寰。

茶烟暝出空濛表,灯火宵分杳霭间。有客问奇常载酒,林扉尽日不须关。

道中见元朔山

宋代 安道

策马关山道,峰岚入眼多。西来连白云,北折抱黄河。

云气速孤鸟,烟痕淡远螺。看山情不厌,恐负客中过。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清凉石二首之一 其八

宋代 安道

光寒如镜卧深云,半是云斑半藓纹。谁识方方一片里,古今容尽屐交纷。

次韵唐诵植棕榈三绝句 其二

宋代 安道

荣悴逐时序,纷纷红翠多。谁同岁寒操,旁有羽林戈。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八

宋代 安道

三世诸佛不知有,忉忉怛怛扬家丑。狸奴白牯却知有,跛跛挈挈能自守。

弄鳖鼻兮忆南山,透法身兮藏北斗。风飘白雪岭头梅,春撚金丝堤上柳。

天童也要不沾唇,三盏清源白家酒。

石桥归牧

宋代 安道

达人归筑碧山河,细柳桥西牧子多。流水半村松外笛,平原数亩雨中蓑。

维鱼入梦无饥窘,芳草如茵任寝讹。北上鹏程犹万里,虚敲白石和高歌。

别景大

宋代 安道

力疾微吟苜蓿盘,忽闻君已驾征鞍。
江湖千里去来易,故旧一樽离别难。
荒草马蹄山色远,古藤松树莫阴寒。
钱塘风物归吟稿,须寄山翁洗眼看。

灞桥寄内

宋代 安道

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

借功明位

宋代 安道

蘋末风休夜正央,水天虚碧共秋光。月船不犯东西岸,须信篙人用意良。

书事十三绝 其七

宋代 安道

右掖笼灯半掩门,对回玄极巳宵分。迟回暗记丝纶语,此语人间未遣闻。

元旦奉陪虞阁老仙盖山行香次韵

宋代 安道

六龙扶日上遥空,玉殿春晴瑞空融。华盖天光双阙近,蓬莱云气九霄通。

仙童仗引浮丘伯,野老门迎太史公。却忆御前催草诏,几回朝罢大明宫。

过徐山人居

宋代 安道

寥寥犬吠屋头云,寂寂莺啼谷口春。莫道人间闲处少,人间自是少闲人。

赠冠夏黄文弼先生和韵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神武门前早挂冠,争如先巳卧冠干。竹窗酒醉春风暖,梅屋诗成夜月寒。

尘榻久缘徐稚设,瑶琴长为子期弹。庸才欲结群英会,犹恐山樊杂蕙兰。

雨鸠

宋代 安道

曈曨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