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八 妆梅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八 妆梅

明代 王夫之

低回怕得近帘钩,宝髻当心五瓣收。萼绿华传新样子,吴娃错道牡丹头。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读念庵诗次之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碧笋惊雷拔地长,绿筠玉粉土膏香。连踵彻顶无涯畔,谁是胞胎秘息方。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王夫之

微风软縠退以听,濯濯平远拔昭灵。吝俭濯情不获巳,险阻大造故须经。

馀霞半壁从明灭,征雁万双亦伶俜。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

贺新郎 寒食写怨

明代 王夫之

绵上飞乌恨。更龙蛇、追随四海,一时惊散。回首五云金粟地,不见玉骢珠汗。

但扑地、苍烟撩乱。酒冷饧香休道也,梦石泉、槐火成虚幻。

棠杜雨,离肠断。

岳云回望莲花巘。尽凄凉、延陵十字,难酬幽愿。昨岁杯浆浇泪后,拚付寒螀莎馆。

正夜雨、松杉绿满。一径苍苔行迹杳,想鸺鹠、夜哭鼯鼪窜。

寸草尽,春晖短。

初度日占六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一万五千三百三,愁丝日日缠春蚕。天涯地窟知音绝,新剪牛衣对雨谈。

蝶恋花 秋感

明代 王夫之

檐帽风轻收早稻。半捲黄云,半拥绿烟岛。雪鲫如银膏满脑。

爪肪切玉铺霜早。

袅袅长竿争打枣。靺鞨珠圆,颗颗香甜饱。受用苍天今已老。

掀髯一笑邯郸道。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二 咀梅

明代 王夫之

闻说犹疑耳亦贪,终年不食更何堪。轻松脆软清泉味,池底夺将雪藕甘。

暑过友人新斋六首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古人不可知,今人我对君。有时发狂嗔,太和自氤氲。

莫种树戏代山阴相公赠怀宁朱侍御

明代 王夫之

莫种树,树长青扶疏。朅来九子凤,故是白门乌。白门乌,柏台鸟,欲啼不啼天未晓。

街鼓鼕鼕星欲稀,还向羽林门外飞。

洞庭秋三十首 其十八

明代 王夫之

欱然敛精归元包,匀凝活汞停煎炮。穹窿舍此复何有,沆瀣相干故不交。

稍觉丝缗牵静谧,非分玉笛喧淫咬。神光四映飞芒角,讵倚星月相杂殽。

辛酉日遣怀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东峰忽散云,飞光射檐端。未解消冰雪,晶荧一倍寒。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六十六 孤山梅

明代 王夫之

放鹤亭空客已仙,裙腰褪粉断桥边。广陵新送青娥怨,苦判馀芳作杜鹃。

咏百合

明代 王夫之

莲瓣浓含粉,药房素养胎。繇来千种束,不放寸心开。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六

明代 王夫之

鹧鸪声断西日浮,君山未愁黄陵愁。白浪几何倾楚塞,金风既展讫神州。

萧飒万个撼斑管,迢递千古疑胶舟。贾至张说尔何物,落拓欲牵万里忧。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其七

明代 王夫之

脂我神舆,游于太虚。太虚匪虚,充塞无馀。火来阳燧,水赴方诸。

水火无间,况道之储。荠麦夏成,款冬冻舒。摩荡无方,各含道腴。

匪车何轴,匪户何枢。六龙并辔,互惜其珠。行地无疆,良哉骏驹。

哂彼曲学,谓之乘除。心不可游,道不可拘。庶几夙夜,警我顽愚。

得嘉鱼李西华兄弟书追忆雨苍

明代 王夫之

湖水阻青鞋,南游吊大崖。探书苍水绝,藏史血函埋。

遗怨留鸿字,孤吟闭鹿柴。郎君勤慰藉,难遣老夫怀。

渔家傲 樵歌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煨芋喷香斟卯酒。扳萝不怕寒崖陡。黄叶飕飕麇鹿走。

君知否。夜来野烧霜枯后。

林外炊烟青一绺。斜阳又转苍溪口。莫怪逢仙柯已朽。

眈棋久。人閒残局难丢手。

八六子 花朝夜窗中见月

明代 王夫之

荡春寒,一轮娟娟,初上烟暖云柔。柰镫穗影含金粟,药垆声泣寒螀,凄然似秋。

无端还与绸缪。几线疏棂界破,半襟白袷光浮。想溪外梅花,低垂瘦影,斜窥流水,香魂欲绝,应共我遥向素蛾写怨,青天碧海悠悠。

不禁愁。灭镫拥衾去休。

水口道中

明代 王夫之

丛竹低垂过雪斜,森寒绿气透青霞。乳莺啼处春无几,才见樱桃一树花。

减字木兰花 忆旧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春溪水满。月向桃花香处暖。几叶芭蕉。绿香斜侵嫩草苗。

碧烟日罩。遥听江城歌管闹。小步閒吟。一径苔阴万里心。

踏莎行 与李治尹夜话致身录事有感而作

明代 王夫之

几许兴亡,凭谁料理。血痕一缕留青史。从来白刃杀英雄,恹恹儿女丛中死。

霜气飞空,星光堕水。閒宵半吐伤心字。他年莫问草堂荒,萧萧落叶随风起。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