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宋代 安道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安道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译文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安道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注释

过眼韶华:在眼前经过但很快就消失了的春光。
萧萧:风雨声成草木摇落声。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曰秋声。
极天衰草:直到天边的枯草。
漏处:指光线透出的地方。
枕:临,靠近。荒寒:荒凉寒冷。谁语:没有人可以交谈。
蓦(mò):突然。峥嵘:山势高而陡。
依依:依恋不合的样于。残照:落日余晖。

安道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是王国维在苏州任教时所作,词中虽有“宫阙”、“红墙”等语,但应该不是指北京,因为这首词属《甲稿》,发表于1906年4月,而王国维此时初到北京,与词中秋天景色描写相违。

安道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赏析

  这虽然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但开头两句却是意味深长的低慨叹。“韶华“和“秋声”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韶华”是“过眼”的韶华。而且是“何处也”;“秋声”是“萧萧”的秋声,而且是“又是”的再一次到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春去秋来本是自然的规律,但春天为什么总是那么虚幻那么短暂,而秋天为什么总是那么现实那么难以逃避。这两句,以极简洁的笔法拉开了“悲秋”的序幕。
  “极天衰暮云平”和王维《观猎》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有些相似,一样是诗中有面。那画面的下部是枯黄色的无边衰草,上部是暗红色的一天乱云。夕阳染红了地平线上的云彩,从云层缝隙中洒出的霞光给那“一塔”和“孤城”的剪影勾出金色的光圈。这是一幅很有气势的横幅画面。“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那“漏”的金光云气、“枕”的居高临下、“一塔”和“孤城”的肃静沉寂,在秋的荒寒和暮的昏暗衬托之下,透出了一种庄严肃穆之美。天地的寥廓,愈发衬托出人的渺小;天地的永恒,愈发衬托出人的无常。王国维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寂寞——“独立荒寒谁语”。这一句在这首以写景为主的词中,是意味深长的。“谁语”,是“向谁诉说”。显然作者有许多要说的话,但实际上却一句也没说。因为这里并没有一个理解他和倾听他的对象。他只是回过头来继续写眼前景色,于是这些景色突然之间就似乎有了一种“造境”的迷离恍惚之致。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两句,在格律上有些问题。按照格律,此一体的《临江仙》下片重头,也应是前边七个字后边六个字,如魏虔取《临江仙》上片开头曰,“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下片开头曰“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平仄格式完全相同。而王国维这首词上片开头是“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下片开头却是“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这是不合格律的。在《人间词》中,不合格律的地方并非只有这一处。
  “蓦”字强调一种突然产生的感觉。“宫阙峥嵘”,是指“孤城”中的“宫阙”。它虽然在红墙和烟雾的笼罩之中,似乎有些虚无缥缈,却仍然显得高峻伟岸。而且,夕阳的那最后一点光线始终在宫阙“最高层”徘徊不去,似有依依难舍之意。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都是远望,都写到斜阳下的景色。但比较而言,上片的写景是比较客观的。而下片的写景则展开联想。“宫阙”、“红墙”、“高层”这些词语涉及到一个王朝。而那“红墙隔雾未分明”,一方面是说红墙和红墙中的宫阙看不清楚,一方面也可以说红墙中的某些事情外边的人粉不清楚。比如,穷途末路的大清王朝还有没有转机,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这一切,当时都在未知之数,所以是“未分明”。至于那“最高层”的宫阙,它可以象征皇帝,可以象征清王朝,但也可以象征作者的某种理想。

诗人安道的古诗

癸卯春日大廉即事

宋代 安道

炎方风物异,岁事总难期。
腊尽虫无蛰,春来鸟不知。
豆花开旧荚,榕叶落新枝。
因忆燕山雪,阳和似有私。

满江红 甲寅春日雪窗书怀

宋代 安道

劲骨天成,又恰遇、劫馀时候。经几多、涛惊浪怒,风狂雨骤。

侠概自夸巾帼少,高怀肯让须眉有。耐冰霜,六十四回春,人依旧。

强与健,凭天佑。富与贵,谁能久。更柏叶添香,梅花酿酒。

稚子庭前斑戏彩,老亲堂上庞眉寿。听风雷,早动蛰龙孙,欢春昼。

赋得为我弹鸣琴诗

宋代 安道

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伯喈声未尽,相如曲复新。

点徽还转弄,乱爪更留宾。聊持一弦响,杂起艳歌尘。

东皋杂兴 其三

宋代 安道

江雨霏霏梅子黄,田家尽室治田忙。青裙携饷谁家妇,赤脚踏车傍舍郎。

醉太平 送春

宋代 安道

春晴恁佳。春阴任他。春林鸟语周遮。唤春归那家。

寻春小车。别春水涯。年年春去咨嗟。怎今春又耶?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 其八

宋代 安道

主中之主,正令齐举。长剑倚天,谁敢当禦。

震山岩

宋代 安道

岩静尘埃了不侵,公闲出郭喜登临。
云山兀兀自朝暮,江水茫茫无古今。
鸥鹭翩翩明远目,渔樵歌唱动归心。
绿杨红杏春风里,谁与幽人共赏音。

秋草 其四

宋代 安道

围红斗绿记相怜,一霎平相怅夕烟。绘出骚人愁渺渺,吟残远道思绵绵。

伊谁怀旧寻幽径,看我争新在转年。翠辇不来天已暮,空教零落玉阶边。

挽戴希文

宋代 安道

哲人呼不返,谁结岁寒盟。有子皆英伟,希年擅老成。

文章留轨范,生死隔幽明。怅恨无知己,临风涕泗倾。

辛丑1841再过除夜 其五

宋代 安道

挂壁灯残照影迷,替人垂泪烛心低。挥毫未埽胸中块,客感分明判晓鸡。

昭君怨·前题

宋代 安道

谁信红鸾照就。换了孤辰寡宿。合起万閒楼。贮春愁。

满院落花谁扫。寂寞一原荒草。同穴始甘心。负情深。

巫山一段云 自咏

宋代 安道

湿热燕南地,清凉山后天。阴阳难晓倒颠颠。宿业自牵缠。二载登程酷暑。终日无言无语。闲中功行未能圆。使我忘心坚。

古绝句四首

宋代 安道

其一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复飞上天。

其二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其三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其四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入省十四韵

宋代 安道

斗极三辰峻,天曹六职先。官为岩石地,政自祖皇年。

定鼎乾坤辟,开堂水镜悬。百司存法守,一敬启心传。

驽蹇惭非据,鸿私荷再迁。两都仍践历,孤迹寡阶缘。

天日逢明后,璠玙浼隽贤。吹竽容窃滥,推毂广登延。

每切循墙惧,方叨涖席专。敢期攀凤羽,荣得上星躔。

斋阁山如画,留都境若仙。帘垂钟阜月,鸦散石城烟。

簿领频多暇,寅恭敢怠虔。惟应论晚节,松柏誓同坚。

水调歌头(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宋代 安道

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君子堂

宋代 安道

古人不可逢,岂徒慕其名。
兹堂号君子,想像劳我情。
高山仰后世,作者追前声。
何处见文简,堂虚风更清。

望海潮 寄保下胡仲明

宋代 安道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回首羡沙鸥。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青衫白发堪羞。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别后几经秋。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安得浮香亭上,羯鼓

缘识 其二十四

宋代 安道

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宜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阮山寺

宋代 安道

阮郎旧隐青山里,故宅如今是佛家。似有天人散花雨,若为溪女饭胡麻。

南湖秀色明春树,西崦晴光剩晚霞。老衲每谈因果事,红尘沧海使人嗟。

扶鸾

宋代 安道

一幅鸾书鸟篆文,空中落笔捲风云。每当烛跋香残后,驾鹤飞来紫气芬。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