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六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六

明代 祝允明

仲生能乐志,夷吾性善养。恣任总勿性,道林胡偃仰。

名都富雄第,山池半邑党。崇丽摩浮云,琼筵日弘敞。

水陆穷罗羞,歌钟沸繁响。妙伎逾二肆,游童列弥广。

毕性声色中,麟台进功赏。

诗人祝允明的古诗

题汤三城南庄子

明代 祝允明

嘉树夹茅堂,城南十亩庄。
竹窗遥列岫,花树密围墙。
兔捷罝施路,鱼肥笱在梁。
每来无世事,只觉道心长。

广州旅舍有怀提举醝司王廷辅

明代 祝允明

阳羡山中王右军,祓除尘土拥清芬。高情官下澹如水,令气座中和若云。

前辈风流今渐少,平生襟度许平分。一回聚首一欢乐,不向天涯叹离群。

短长行

明代 祝允明

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

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

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

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杜兰香再通玉期

明代 祝允明

墉城冥约久茫茫,半夜飙轮送远香。
月堕云中千里易,玉生田下十年长。
榆花会结填河驾,琼液寻倾止渴汤。
何日秦楼缘事了,一声横玉两文凰。

九悯九首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安得不托与餦餭。

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怀知诗 其十四 韩尚书贯道

明代 祝允明

司徒岩岩,四海具瞻。孰不敛衽,植偃砻顽。蒙逖以卑,霄丽泥蟠。

讯之招之,令之曰前。旭日垂熙,温诲孔殷。昔我先公,政于晋阳。

知公于童,拔立序庠。范之德行,训之典章。古道世用,启迪游扬。

声诗书画,亦靡不详。曰尔国器,必成用光。公曰于乎,前德不忘。

乃共之食,乃赐之帛。严威俨恪,靖庄允塞。拜赐必諴,餐德必实。

一望弗再,有衔以讫。

喜雨篇送推官李公

明代 祝允明

三农病焦裂,百姓慕来苏。焉知皇运仁,下土不终瘏。

良风助玄云,洒淅散膏濡。农人餔在野,蔀室欢妇姑。

拜嘉我李父,驾言忽王都。愿挟怀中泽,呈君被九区。

松寿 其二

明代 祝允明

手种长松已合围,翩然骑鹤海天飞。月明露下虬枝冷,不见人归见鹤归。

次韵表弟蒋煜及门生翁敏见赠喜予归田之作四首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中条不改旧王官,犹喜书淫共士安。汉女红颜非自误,阮公白眼向谁看。

农人问稼教多秫,道士裁筠赠作冠。日喜车来皆长者,秪应姻旧倍添欢。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明代 祝允明

安世至此日,世纷亦已经。世周不畏烦,为人校亏成。

五岳屹常居,四序乃迁更。微子为之奴,箕子出门庭。

谁能外阖辟,妄动枢机鸣。密云自西郊,荡荡周文情。

自末春入初夏归舟即事

明代 祝允明

往往花移色,交交鸟换鸣。
云将京国远,水别卫河清。
高啸迎风转,低眠看树行。
殷勤吴郡酒,还得此时情。

道院楼子

明代 祝允明

重檐雄拔小山幽,妙景容山最上头。风扫六窗尘尽去,鹤乘三洞客来游。

高原树古长依殿,画栋云飞不碍楼。怪底霓裙浮沆

口占赠徐闻令

明代 祝允明

作邑滨南海,衔恩下北宸。三吴非异土,千里亦同寅。

说到襟怀旧,传来耳目新。无因便投辖,欲往活疲民。

秋晚由震泽松陵入嘉禾道中作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晚发西南郭,秋深雨气偏。人家低似岸,湖水大于天。

日崦长如阁,风樯不用牵。辞燕还入越,才费半流年。

寓黄轻车宅雨夜禁直归因戏赠

明代 祝允明

黄昏冷雨湿金鞍,鞮箙提巡绕禁銮。
星散羽林霜气肃,天临华盖夜光寒。
鄂君去后衾犹薄,京兆归来黛已残。
知有游人卧斋阁,一般飞梦出长安。

松寿 其一

明代 祝允明

陶径曾蒙元亮抚,君家今辱武功题。护持长使松无恙,桑梓清阴百岁齐。

述行言情诗 其十三

明代 祝允明

人理有太合,太合及兹辰。束楚当星户,虹梁就鸟津。

彼其行结悦,予亦御周轮。从云来粲者,卺醴合良人。

永始承遥绪,昌图启后珍。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九

明代 祝允明

柳娘标格重经眼,玉屑珠尘满扇头。彷佛和宁街上见,桃花杨柳障春羞。

重过元抑

明代 祝允明

再谒还图笑口开,客襟长恋校书台。每从王郑求新义,试把琼玫共品裁。

直恐星辰惊太史,岂容江海阻雄才。悠悠尘迹期君定,泽国秋高更拟来。

徵明画草

明代 祝允明

光风轻汎绿迢迢,气暖烟和未尽消。想得美人帘底坐,月华斜漾翠裙腰。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45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