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 其一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萧瑟新秋感索居,停云相望意居如。清风辄自思玄度,一壑谁应过幼舆。

避世漫依金马署,忧时难上洛阳书。冥冥江海归鸿远,目极扁舟忆钓鱼。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送族弟代璍游曹溪

明代 李孙宸

曹溪溪上路,两度礼毗卢。一别空门去,谁怜白日徂。

有缘人独往,出世事宁孤。为问西来意,菩提树有无。

花县霞觞八景为王明府赋 其五 松门耸翠

明代 李孙宸

南山多老人,邀游东海间。化身为苍松,风涛响佩环。

下有琥珀脂,上有虬龙颜。世上辟谷儿,从之相往还。

右军纪游辙,千载映兹山。

伍有开著园丁以小艇载木芙蓉数株惠植小园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为园营沼为栽花,几向西风见物华。惟有芙蓉江上好,秋光分自野人家。

寿潘子朋八十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结客中原八十秋,归来三径有菟裘。砂求勾漏今非令,瓜种东陵旧是侯。

知有名山藏副墨,何妨姓字老沧洲。词坛几见占仙籍,柱下华阳可共俦。

骑牛石

明代 李孙宸

往闻化石羊,今见骑牛石。日暮牛羊来,定是神仙客。

圣驾临拥恭纪

明代 李孙宸

十里宫墙辇路遥,欣逢释奠圣明朝。风师夜扫阴霾尽,日色朝临瑞雪销。

六馆天香飘杏藻,环桥仙乐听箫韶。清时朴棫恩原渥,茎露还看赐九霄。

得家字

明代 李孙宸

帝里清光散成家,共来高馆坐晴霞。吟情落落逢秋色,醉眼青青待月华。

景物已惊残蕙草,远怀犹自忆兼葭。云霄此际人都望,何处天河有客槎。

赠张郡丞理滕县事

明代 李孙宸

佐郡勋名两地传,兼符真羡吏为仙。邑原东鲁弦歌旧,人是阳城无字年。

鸿雁渐还中泽集,妖氛长净绿林烟。倦游独自惭消渴,犹费临邛重客筵。

人日过伍国开有开与家珍家宝诸从同集

明代 李孙宸

竹下招携意转亲,开尊况复是芳辰。百年未老烟霞骨,七日能同海国春。

共逐香尘群少侠,谁迟芳草待佳人。灯前解惜金花胜,便可同君醉浃旬。

同张赤涵游金山二首

明代 李孙宸

秦帝何年鞭石来,当流中望出楼台。东南海色浮云尽,吴越山光暮雨开。

鳌柱似随波上下,骊宫时共月徘徊。登临客子休怀古,水落蛟龙夜壑哀。

送冼觐之任武昌

明代 李孙宸

五羊西望古荆州,此去褰帷亦州游。几载理曹瞻执法,一麾江汉想登楼。

主恩卧治原非薄,时事论兵待借筹。身系安危公等在,可容樗散老丹邱。

十六夜同诸子饮欧华玉湖上草堂因与子建伯乔二子荡舟观海尽兴而返 ...

明代 李孙宸

清穹飘商风,凉露皓以盈。林薄有爽气,日夕悠然生。

新鸿遵渚唳,玄蝉含风鸣。主人眷嘉赏,高宴敞湖亭。

中怀既以惬,一石且未倾。百年亦何常,胜会在良朋。

况此秋色好,澄潭映空清。荡桨纡枉渚,弭棹薄寒汀。

抚景欢无斁,揽胜意俱停。日落理返楫,舍舟林月明。

晤言华堂下,痛饮忍独醒。

戴公纶

明代 李孙宸

戴子含芳姿,婉彼幽兰质。采在水一方,晤言结同室。

习习惠风扬,美誉云端溢。荣华岂不好,而乃耽著述。

伸纸弄柔翰,冥心如有失。古道当告谁,徬徨求侣匹。

去去东流水,杳杳西倾日。努力振斯文,贻彼后死得。

飞泉洞

明代 李孙宸

瀑布泻千寻,响杂涛声壮。因风送五弦,人在黄虞上。

寄讯从父于岳感恩司训

明代 李孙宸

登楼春色望漫漫,紫气朱崖万漫宽。家远最怜三载别,官閒仍拥一毡寒。

黎蛮岛外章缝地,桃李丛中苜蓿盘。风韵竹林俱正好,一枝吾愧谢家兰。

西樵山中杂咏 其八

明代 李孙宸

云山叠叠水淙淙,耳目都疲应接穷。急伴馀生此间老,尚怜身在隙驹中。

赠淯水刘公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才子南迁名转高,乍逢意气感绨袍。宦情淡泊宁鸡肋,宪府萧閒亦马曹。

节驻春城看过雨,梦回兰署待挥毫。香清茶熟官衙暮,尚有词人载浊醪。

出万善驿见山下人家密竹流泉可爱有赋

明代 李孙宸

太行山下几家村,别有风光隔世喧。犬吠竹阴人扫雪,鸟鸣松径客敲门。

林烟散处青迎骑,山瀑流来绿绕园。若得数椽此间老,武陵何处更寻源。

到锦溪仅得欧经季丈人一晤别后赋寄

明代 李孙宸

十年曾忆紫芝眉,雪夜山阴棹故移。麈尾乍聆杯底语,虎头犹想画中诗。

花洲露冷江如练,龙社秋深柳尚丝。翻笑逢君如梦寐,祇赢今日寄相思。

送别区启图归粤

明代 李孙宸

共逐春风赋远游,怜君归思忽游洲。黄花驿路迎行色,白雁江声送去舟。

不那客中还别客,转令秋尽更悲秋。承家天禄缣缃在,矫道藜光待校雠。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