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 雪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 雪

金朝 李俊民

细看花是雨,将见麦宜秋。度腊无三白,梁园谁与游。

诗人李俊民的古诗

西江月 张堂臣寿日

金朝 李俊民

人比当年杨柳,六郎元似莲花。渔经猎史是生涯。

那羡章台走马。

鲈脍未归夙驾,斗牛尚客星槎。直教三战过崔家。

伴取赤松林下。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六 花

金朝 李俊民

惜花不论命,看花须努力。能得几时好,狂风妒春国。

沁园十二咏 其三 暗香亭

金朝 李俊民

三两横斜鹤膝枝,一朝须有返魂时。试看今后黄昏月,得似西湖七字诗。

赠出家张翔卿

金朝 李俊民

大袖斜襟粗布袍,髻丫撑似弥明高。滑稽自谓世可玩,清净不守形徒劳。

百年光景已强半,容易便把青春抛。欲向蓬壶寻福地,柰何龙伯钓后负山无海鳌。

欲驾天风朝帝阙,柰何巫阳去后九虎守关牢。养生未获一溉力,那忍遽绝平生交。

但令造物哀正直,岂肯屈曲从仙巢。留侯学道欲轻举,尚且强食扶金刀。

安期当年本策士,意气直谒扛鼎豪。平地作仙亦不恶,或恐上界官府名难逃。

君不见醉吟居士不归海上山,又不见昌黎先生屈曲自世閒。

况非出尘风骨羽化难,夜叉白日守天关。黄庭正恐坐误读,铁锁纵垂那可攀。

我笑学仙王屋著道冠,只待河南李侯脱去然后还。

儿归来

金朝 李俊民

儿归来,儿归来,百年郎罢恨,何日宁馨回。东去但除严母墓,望思空筑茂陵台。

儿归来,儿归来,一声未尽一声哀。

酹江月 六月十四日感旧先生诞日

金朝 李俊民

臞仙风格,暂天教作个,人閒浮教。白发光阴催老境,谁见摩挲铜狄。

挥剑成河,曳戈却日,著尽回天力。黄粱梦觉,转头一段陈迹。

休问花谢花开,春兰秋菊,总被风欺得。华表鹤来人换世,惟有眼前山色。

偎径栽松,傍门插柳,笑比陶彭泽。晚凉月下,一樽聊永今夕。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五 剑

金朝 李俊民

带牛移汉俗,匣刃出酆城。安得治复古,器农不器兵。

答张文玘见戏

金朝 李俊民

邂逅骚人兴愈多,不知赐也许同科。君犹老去诗魔在,我柰新来技痒何。

但幸近无阿买写,凭谁付与雪儿歌。一从探得骊珠后,惊倒中洲蚌与蠡。

李晋王坟

金朝 李俊民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柰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都进百年歌。

新样团茶

金朝 李俊民

春风倾倒在灵芽,才到江南百草花。未试人閒小团月,异香先入玉川家。

姚子昂画马

金朝 李俊民

雄姿卓立开天骨,腾踏万里如骨速。可怜不遇九方皋,空使时人指为鹿。

自从大奴守天育,无由更骋追风足。中原一战收乾坤,白发将军髀生肉。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三

金朝 李俊民

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

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早晚皇家重名器,著鞭当在祖生先。

集古 梅

金朝 李俊民

我今移尔满庭栽,不向东风怨未开。回首看花花欲尽,北人初识越人梅。

用之次韵复荅

金朝 李俊民

小斋飘雨注风帷,门外青山困品题。足蹑尽知齐是假,胆尝争柰越犹栖。

任教别后书盈箧,嬴得年来气暖脐。聊与老农歌帝力,一缸村酒荐豚蹄。

母师圣醉中落水用郭进之韵

金朝 李俊民

无人桥上醉婆娑,脚力危时可柰何。贺监未应真落井,屈平到底也随波。

浮云世事黄粮梦,斜日秋风薤露歌。点检交情能有几,柴门今后雀堪罗。

千里江山图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曾把云山烂漫酬,杖藜随处贾胡留。如今脚力那千里,水墨中间只卧浮。

平水八咏 其七 晋桥梅月

金朝 李俊民

物外神仙自一家,等闲不许占烟霞。只今冰雪人何处,惆怅山前日易斜。

任仲山谈西府事

金朝 李俊民

德音到处下情通,喜动山城百岁翁。和气挽回中国化,威声振起外台风。

少酬汉使澄清志,不愧周官燮理功。南北封疆归一统,太平立法自河东。

跋背面弥勒

金朝 李俊民

万水千山特特来,谩劳皮袋走尘埃。横担柱杖明州去,世上谁能唤得回。

集古 其一 老将

金朝 李俊民

蓬根吹断雁南翔,晓鼓钟中两鬓霜。独倚关亭还把酒,不堪秋气入金疮。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530篇诗文

金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