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富平少侯

富平少侯

唐代 李商隐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李商隐富平少侯译文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张放十三岁就世袭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无知,根本考虑不到局势不稳、七国叛乱、边患不断、匈奴南犯的事情。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他不识金弹的贵重,把它弹落在林子里不知道收回,倒翩翩中意起井上的辘轳架来了,对它偏有几分爱惜,真无知啊。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华丽的灯柱上转动着明亮的灯烛,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精致美丽。精美的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在侯王府的早晨,守门人不再按照常规给来客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值此良辰美景,不敢打扰他。

李商隐富平少侯注释

注释
富平少侯:汉昭帝时张安世被封为富平侯,他的孙子张放十三岁就继承爵位,史称“富平少侯”。
七国:汉景帝时的七个同姓诸侯国: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他们曾联合发动叛乱。此处用以喻指藩镇叛乱。三边:战国时期燕赵秦与匈奴接壤,后来便以燕赵秦所在地为三边,即幽州、并州、凉州。未到忧:不知道忧虑。
十三身袭富平侯:指张放十三岁就继承富平侯爵位。
不收金弹抛林外:用韩嫣事。
银床:井上的辘轳架,不一定用银作成。
彩树:华丽的灯柱。珠错落:环绕在华丽灯柱上的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
玉雕锼(sōu搜):形容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
当关:守门人。侵晨客:清早来访的客人。
莫愁:女子名,《旧唐书·音乐志》说她是洛阳石城人,善歌谣。

李商隐富平少侯鉴赏

  此诗首联:“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七国”喻藩镇割据​叛乱,“三边”指边患,“未到忧”即未知忧。指出其不知国家忧患为何物,次句再点醒“十三”袭位,这就有力地显示出童昏无知与身居尊位的尖锐矛盾。如果先说少年袭位,再说不恤国事,内容虽完全相同,却平直无奇,突现不出上述矛盾。这种着意作势的写法与作者所要突出强调的意旨密切相关。
  颔联:“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写少侯的豪侈游乐。“不收金弹”用韩嫣事,典出《西京杂记》。上句说他只求玩得尽兴,贵重的金弹可以任其抛于林外,不去拾取。可见他的豪侈。下句则又写他对放在井上未必贵重的辘轳架(即所谓“银床”,其实不一定用银作成)倒颇有几分爱惜。这就从鲜明对照中写出了他的无知。黄彻说:“二句曲尽贵公子憨态。”这确是很符合对象特点的传神描写,讽刺中流露出耐人寻味的幽默。
  颈联:“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续写其室内陈设的华侈。“彩树”指华丽的灯柱,“绣檀”指精美的檀枕。锼,是刻镂的意思。两句意谓:华丽的灯柱上环绕着层层灯烛,像明珠交相辉耀;檀木的枕头回环镂空,就象精美的玉雕。上一联在“不收”、“却惜”之中还可以感到作者的讽刺揶揄之意,这一联则纯用客观描写,讽刺之意全寓言外。“灯”、“枕”暗渡到尾联,针线细密,不着痕迹。
  尾联:“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是说,守门人不给清晨到来的客人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位佳人名叫莫愁。莫愁,传为洛阳人,嫁卢家为妇。这里特借“莫愁”的字面关合首句“未到忧”,以讽刺少侯沉湎女色,不忧国事;言外又暗讽其有愁而不知愁,势必带来更大的忧愁;今日的“莫愁”,即孕育着将来的深愁。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倾向,不直接说出,而是自然融合在貌似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之中,尖刻冷峭,耐人寻味。
  此诗塑造了一个荒淫奢侈、醉生梦死的贵族公子形象,把他不知内忧外患,只顾挥霍浪费,荒淫好色的丑恶行径同晚唐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暗示了让这种纨绔子弟身居高位,正是当时政治腐败的表现,是国运不振的重要根源。
  清代注家徐逢源推断此诗系借讽唐敬宗,其说颇可信。因为所讽对象如为一般贵显少年,则他们所关心的本来就是声色狗马,责备他们不忧“七国三边”之事,未免无的放矢。必须是居其位当忧而不忧的,才以“未到忧”责之。所以首句即已暗露消息,所谓少侯,实即少帝。末句以“莫愁”暗讽其终将有愁,和《陈后宫​》结句“天子正无愁”如出一辙,也暗示所讽者并非无知贵介,而是“无愁天子”一流。不过李商隐托古讽时、有特定讽刺对象的咏史诗,题目与内容往往若即若离,用事也古今驳杂,再说托古讽时之作,所托之“古”与所讽之“今”但求大体相似,不能一一相符。

李商隐富平少侯创作背景

  汉张安世封富平侯,他的孙子张放幼年继承爵位。但这首诗所咏内容却不切张放行事,可见诗中的“富平少侯”不过是个假托性的人物。从诗题和首尾两联看,诗中的“富平少侯”似乎不像一般贵族少年,而可能另有具体寓托。

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唐代 李商隐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属春天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日高

唐代 李商隐

镀镮故锦縻轻拖,玉xC不动便门锁。水精眠梦是何人,
栏药日高红髲bQ.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

三月十日流杯亭

唐代 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东还

唐代 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送崔珏往西川

唐代 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
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武夷山

唐代 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唐代 李商隐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
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漫成三首

唐代 李商隐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
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
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旧顿(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

唐代 李商隐

东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
犹锁平时旧行殿,尽无宫户有宫鸦。

怀求古翁

唐代 李商隐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谢脁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明神

唐代 李商隐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赠刘司户蕡

唐代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中元作

唐代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
温峤终虚玉镜台。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日日

唐代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唐代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赠孙绮新及第

唐代 李商隐

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
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忆住一师

唐代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杏花

唐代 李商隐

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莫学啼成血,从教梦寄魂。吴王采香径,失路入烟村。

听鼓

唐代 李商隐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戏题友人壁

唐代 李商隐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