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莫罗燕

莫罗燕

明代 何景明

罗雀莫罗燕,燕飞在高殿,殿高且深谁得见。主人垂幕高殿中,燕来徘徊不敢通。

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题叶邦重山水画限韵

明代 何景明

我爱君家画里峰,更看茅屋傍双松。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移家欲向溪边住,坐听青山日暮钟。

送泰公茶

明代 何景明

英英白云华,采采六山秀。为问病维摩,此味清凉否。

汝忠宅待月同望之

明代 何景明

空堂浊酒三人醉,万里清光迥未开。深夜西邻还鼓吹,碧天东望汉楼台。

虚疑星汉城边照,实怕风云海上来。坐对孤灯各愁思,九关哀角更相催。

赠边子四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欢聚理无恒,悲离情有伤。况兹征途閒,讵能久相将。

浮云兴岁暮,素雪翳晨光。挥手自兹别,后期应母忘。

悼往

明代 何景明

行云不归山,逝水难重回。与子一为别,流光倏如推。

形神往无存,梦想弗克谐。孤冢日荒秽,幽泉翳穷埃。

重扃一以闭,千秋宁复开。时至展遐沉,倾醑浇黄菜。

还思平生居,岁久生夕苔。寒风吹空闺,彷佛鸣玉哀。

人生重恩义,况兹比翼乖。何能眷新欢,弃掷故所怀。

赠子言

明代 何景明

张生神骏骨,一蹶在衢路。虽有万里才,未蒙千金顾。

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堂堂烈士身,勿为名所误。

秋日杂兴十五首 其十一

明代 何景明

柏林枫岸迥宜看,杨柳芙蓉不柰寒。最爱高楼好明月,莫教长笛倚阑干。

三山春宴图歌

明代 何景明

自有三山镇京口,形势跨绝东南山。江吞海吐互变见,参天峙地何巑岏。

凭风倒影万楼阁,动摇缥缈虚无间。色开岛上金银阙,气接天中龙虎关。

我从唐翁画图见,大夫指点三山宴。仙人骖鸾倏来往,烟鬟雾佩流云霰。

江桃千春一放花,海桑亘古终难变。开图为雁长生词,却讶丹青山水奇。

白浪闪灼金芙蓉,青天静拭青琉璃。蓬莱下用六鳌载,缑岭遥将双凤骑。

地灵生人本非偶,祷尼降岳理亦有。大夫家住三山口,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送崔氏四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结发与君友,附骥思一鸣。君子扬休景,遘世垂荣名。

伊予守屯蹇,学宦寡所成。握瑜俟知己,知己谁为明。

良时展嬿婉,之子复远行。冲飙起阊阖,浮云翳太清。

层城罗宫殿,跃马振緌缨。长啸歌五噫,投策出汉京。

慨念古人士,去之一何轻。终焉从子逝,富贵非我营。

谒李文达公祠堂

明代 何景明

故相勋名未渺茫,先朝赐第转辉光。青松雷雨馀枝干,古屋尘埃自栋梁。

鱼水已无千载遇,斗山安有一时忘。云孙更是通家谊,常拜冠裳到此堂。

吾郡古要害地也闲居兴怀追咏古迹作诗八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仙人昔返上清家,留下仙坛号紫霞。世人不识蓬莱树,道士空餐松柏花。

拟古诗十八首 其六

明代 何景明

朝日照中庭,杲杲春载阳。东风吹绿草,蝴蝶双飞扬。

岁华坐婉娩,白露憯以伤。予美不在兹,所怀浩难忘。

岂无芳桂枝,含香谁为明。

艳曲八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明姿称二八,生长紫罗帷。对客舞垂手,邀人看画眉。

今朝仲春日,照影临芳池。

送杜司训之蓝田

明代 何景明

少陵诗卷名山水,王氏丹青老岁华。胜地常令一怅望,儒冠今喜慰生涯。

青毡不愧商岩草,白发何愁杜曲花。秦岭终南得见否,宦游吾已倦尘沙。

平埧城南村三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沉沉古陂水,日暮寒更绿。隔陂见居人,萝蔓缠草屋。

摘禾留客饭,采薪发秋木。童稚持竹竿,雨中放鸡鹜。

区区化外国,犹得睹淳朴。

喜戴仲鹖得乡荐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马上秋风得意归,丈夫岂是爱轻肥。傍人休讶新年少,曾向长安作布衣。

和李宗易内翰立春日作

明代 何景明

春日长安车马迎,密烟轻旭弄朝晴。诗来草动池塘色,吟罢花增馆阁情。

万里江湖桃竹杖,十年风雨铁灯檠。一官樗散空时序,又见春盘细菜生。

渡白沟

明代 何景明

春行伤旅思,单车怅蹉跎。晨眺黄金台,夕渡白沟河。

求贤不可见,血战竟如何。落日古原下,悲风入浩歌。

寄岳阳庞推官四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三载江城佐郡郎,十年天上旧鹓行。曾持画省郎官笔,况著瑶墀近侍裳。

雨夜似清溪

明代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