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听弹琴

听弹琴

唐代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听弹琴译文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刘长卿听弹琴注释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

刘长卿听弹琴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诗题一作《弹琴》,此据《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两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诗的前两句是说,七弦琴奏出清亮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琴,亦称“七弦琴”,俗称“古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有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状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清幽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后两句是说,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以不去弹奏了。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商
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趣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转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的稀少。有人以此两句认为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刘长卿才华卓绝,却因诬陷等数遭贬谪。虽牢骚满腹,但对高洁的坚持使他不能与流俗相合,与众人为伍。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于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抒发了他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持以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

诗人刘长卿的古诗

送康判官往新安(一作皇甫冉诗)

唐代 刘长卿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近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路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唐代 刘长卿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送梁侍御巡永州

唐代 刘长卿

萧萧江雨暮,客散野亭空。忧国天涯去,思乡岁暮同。
到时猿未断,回处水应穷。莫望零陵路,千峰万木中。

海盐官舍早春

唐代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送人游越(一作郎士元诗)

唐代 刘长卿

未习风波事,初为吴越游。露沾湖色晓,月照海门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西陵待潮处,落日满扁舟。

酬张夏

唐代 刘长卿

几岁依穷海,颓年惜故阴。剑寒空有气,松老欲无心。
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吟。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唐代 刘长卿

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
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唐代 刘长卿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送薛承矩秩满北游

唐代 刘长卿

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唐代 刘长卿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
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
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
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
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
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
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
临期仍把手,此会良不易。他日琼树枝,相思劳梦寐。

游四窗

唐代 刘长卿

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我来游其间,寄傲巾半幅。
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唐代 刘长卿

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

赠普门上人

唐代 刘长卿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惠力堪传教,禅心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唐代 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旧业已应成茂草,
馀生只是任飘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唐代 刘长卿

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
冒风归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龙门八咏。远公龛

唐代 刘长卿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送独孤判官赴岭

唐代 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唐代 刘长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风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

唐代 刘长卿

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
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年光不可待,空羡向南枝。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代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秋日 一作:秋入)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4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