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译文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注释

注释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创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诗人刘长卿的古诗

送崔升归上都

唐代 刘长卿

旧寺寻遗绪,归心逐去尘。早莺何处客,古木几家人。
白发经多难,沧洲欲暮春。临期数行泪,为尔一沾巾。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唐代 刘长卿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唐代 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
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
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唐代 刘长卿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过裴舍人故居

唐代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孤坟何处依山木,
百满无家学水萍。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唐代 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唐代 刘长卿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草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送郑司直归上都

唐代 刘长卿

岁岁逢离别,蹉跎江海滨。宦游成楚老,乡思逐秦人。
马首归何日,莺啼又一春。因君报情旧,闲慢欲垂纶。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唐代 刘长卿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唐代 刘长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风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唐代 刘长卿

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
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
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
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龙门八咏。下山

唐代 刘长卿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经漂母墓

唐代 刘长卿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送韩司直

唐代 刘长卿

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数事率成十韵

唐代 刘长卿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秦系顷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诗以赠之

唐代 刘长卿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

唐代 刘长卿

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唯馀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唐代 刘长卿

烟尘犹满目,歧路易沾衣。逋客多南渡,征鸿自北飞。
九江春草绿,千里暮潮归。别后难相访,全家隐钓矶。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唐代 刘长卿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创)

唐代 刘长卿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内史旧山空日暮,
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4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