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尹使君诗册

题尹使君诗册

明代 董其昌

剑戟森罗武库雄,扶桑日近海门东。书成杨子谈玄后,赋有吴都在部中。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五

明代 董其昌

无限离离压杞楠,树犹如此尔何堪。烟波狎主谁争长,山泽虽曜知战酣。

绝域也知珍尺一,高轩奚事谬朝三。犹嫌住久人知处,见说游鲲欲徙南。

赠吴山人逸金

明代 董其昌

孤云曾不住,何事倦飞还。道气看眉宇,禅心问骨山。

试琴鱼出沼,鍊剑虎当关。余亦逃虚者,相期白社间。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百叠松篁绕画楹,羊肠峻坂划然平。愚公践华差如意,金母升天亦有行。

送贺使君

明代 董其昌

祖道仍开卧辙馀,倾都惆怅意何如。太丘有子真惟肖,嵩岳生申果不虚。

眼见淳风还畏垒,心惭通德表岩居。野夫未有酬知日,一卷中牟传可书。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八 投辖馆

明代 董其昌

借箸张文成,投壶祭征虏。悠悠枕曲徒,不上莲花府。

题梯绿楼图为黄仲石少府

明代 董其昌

荔枝三观入楞严,香味还将色共兼。常恨海棠无杜句,故应磅礴为君拈。

寿郭光山太仆

明代 董其昌

亢村自昔产人豪,吏部文章北斗高。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此同袍。

壮猷不尽汾阳意,雅量宁虚郭泰褒。闻说还丹有真诀,不令青鬓点霜毛。

题汶上路太守壁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寻云路公榭,招鹤路家池。记取还山客,风流此一时。

送李伯襄太史封秦藩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持节俄将视草虚,策文仍是史公书。人从真气沾星使,槎泛天河上斗墟。

明月小山丛桂侣,新秋一叶剪桐初。离心巳托南征雁,能到罗浮问起居。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石径幽无际,金堂永不扃。丹台犹偃月,仙掌故扪星。

跨鲤探云笈,燃犀遁水灵。如闻淙响外,历历演黄庭。

广陵道中送戴振之表弟南还

明代 董其昌

一夜春随客共归,莺花岐路意多违。天涯结客同修褉,物候催人歌换衣。

壮士悲歌孤筑远,离堂风雨暮钟微。可堪添入江淹赋,回首随堤柳絮飞。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声色无端不我期,缘心应处亦如之。若人欲走无生国,除却斯门总路岐。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舟随五曲棹歌行,百叠松篁绕画楹。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莫是乘槎星汉上,试将名姓问君平。

题画赠张平仲兖守

明代 董其昌

忽忆君家笠泽图,寒江密雪满菰蒲。于今身在齐青里,日对秦封五大夫。

送朱敬韬水部

明代 董其昌

高歌骊御向秋旻,直北天门詄荡分。帝为遗羹怜考叔,身当叱驭力明君。

积来风力鹏初起,再入云司雁后群。留取薜萝修竹径,容吾时注紫虚文。

薰风自南来

明代 董其昌

北窗唫啸日,凉吹不须期。荷气初闻处,帘钩欲动时。

幽从林杪度,清向瑟中披。见说天门近,随风咏亦宜。

题画小赤壁图

明代 董其昌

吾松山有九,俱以海为沼。东海既以大,赤壁何当小。

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口鼻斗嶙峋,鳞甲成夭矫。

而我游齐安,何繇凌窈窕。时平兵气销,霜落江声悄。

回思平原鹤,谁是枌榆鸟。恰似黄池会,吴楚争可了。

将无山岳灵,端受里俗□。归语东阳生,携筇事幽讨。

石言曾莫逆,壁观共枯槁。田成琳球赋,屋用辛夷橑。

太守握红云,冠彼山谷好。灵踪俨如旧,庞赘忽以澡。

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余保。手写浪淘沙,峨眉雪可扫。

敢应北山招,终事东坡考。

敕赐百官午门凉榚宴恭纪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建章月晓听霜钟,有诏分甘庆泽浓。巳见铁耕归甑爨,谁知粉米补山龙。

馨香馋鼎餐英候,舄奕桓圭辑瑞容。圣主考文天雨粟,故拈糕字慰三农。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二

明代 董其昌

为事丹铅不种蓝,閒将草木志嵇含。斩新松傲秦封五,娟秀花开少室三。

流咏须臾成洛下,徵图早晚诏江南。凭君醉舞回双袖,长泖驱为拾月潭。

詶胡小山盐台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秀绝峨眉甲九垓,使君风采亦雄哉。忧时颇绌弘羊论,作赋谁当南虎才。

天划东南支半壁,人依冠冕重中台。省方合有輶轩记,可许侯巴问字来。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